第1166章 传遍天下(第2页)

 “太子若贤明,怎会纵容宗室胡作非为?”

 “圣主英明,可惜生了个不中用的儿子!”

 这种议论,在街头巷尾,茶楼酒肆,比比皆是。

 而在这种氛围之下,太子的形象,不仅没有加分,反而成了负担。

 尤其是在有圣主的对比之下,更显得刺眼。

 戏文里,圣主铁面无私。

 宗室犯法,当斩亦斩这八个大字,几乎成了新世风教。

 而现实中,百姓们却越来越觉得,圣主虽明,可惜有个糊涂儿子!

 这种强烈的反差,直接把百姓心中的不满,推到了太子身上。

 而这股风声,最终还是传到了宫中。

 当太常寺、礼部、鸿胪寺纷纷上奏,称“《冤妇伸冤》一戏风行天下,百姓争相传唱,士人交口称颂”,赢世民一开始还很得意。

 可不久后,当赢世民看到御史递来的折子后,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民间私议,皆称太子与汉王比肩,皆谓东宫殿下庸弱无能,不能制宗室,反纵恶行。此风渐炽,恐难遏止……”

 看到这句话后,赢世民的脸色,简直史无前例的难看。

 他是真没料到,这出戏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居然连带着太子在民间的名声都坏了。

 要知道,戏文本意是拔高他的。

 结果,拔高是拔高了,可附带的效果,却是把太子给狠狠踩下去了!

 察觉到这一点之后,赢世民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他当然不会承认,是自己一时贪图美名,没考虑到后果,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所以,赢世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恼怒。

 恼什么?

 恼百姓竟敢对太子指指点点!

 百姓算什么东西?

 圣人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百姓该做的,是歌功颂德,是仰头称颂圣主,是安分守己过日子。

 太子是储君,是未来的君,是他们头顶的天。

 他们居然敢妄议储君,敢在街头巷尾,对皇室指手画脚?

 赢世民气得几乎要拍案而起。

 可转念一想,他总不能在别人夸他的时候,才接受百姓对皇室的评论,一旦风声转到太子头上,就立刻去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