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这盐,需要多久,才能大批量的向外倾销?(第2页)
其中包括,要让士兵在极端环境下能够找到食物和水源;
能够利用地形隐藏自己;
并且可以在任何条件下,尽快的对敌人一击致命。
李十月还特意让他们分成两方,有一方模拟倭寇,两方对战,锻炼他们的作战能力。
训练是残酷的,淘汰依然存在。
有人会因为无法适应高强度训练而退出,也有人因天赋出众、进步神速脱颖而出,成为队长的候选人。
但训练并非一味的苦熬。
每月的月末,李十月都会在军中举办小型的“技能大比”。
比试操舟速度、泅渡能力、多人团体格斗;
较量密林奔袭、弓弩技艺、小组战术对抗等等。
优胜者不仅能获得额外的荤食和饷银奖励,更能得到一枚“李”字铜制牌子,这牌子攒得越多,往后就越能在玄甲军中兑换出好东西来!
如此,特战营内人人都士气高昂,大家伙儿都非常积极努力的想要争得第一。当然了,‘玄甲锐士’和‘玄甲暗刃’在进行艰苦的训练,但同时,玄甲军大营之中的那一千多的普通士兵,同样也是要进行日常训练的。
为的都是未来可以应对倭寇侵袭,以保境安民。
就在李十月全身心的扑在玄甲军上的时候,建安沿海建起来的盐场,终是产出了第一批海盐!
经过了近乎两个月的时间,终是有了一些可喜的结果。
李十月骑马和孙小六、陈勇两人就去了海边的盐田。
阳光曝晒,海水经一道道盐池缓缓流淌,最终结晶出洁白如雪的海盐。
成堆的海盐像小山一样堆满了新修建的盐仓,在阳光下闪烁着令人喜悦的光芒。
地上那雪白晶莹的海盐,捻起一把在手中细看,其品质远胜如今世面上常见的土盐和井盐。
唯一能与之比拟的,大概就只有幽州谢明月手里把控的盐湖中产出的雪花盐了。
李十月看向一旁明显晒黑了得有三个度的李瑜,眉开眼笑的对着李瑜赞了又赞,就差把李瑜说成是千古第一的大贾了。
来自李十月的夸赞,一瞬间就让李瑜觉得自己这两个月遭得罪受得苦,就都是值得的了。
“将军!
从将军手里拿到的那制盐之法,当真是太了不起了!”
李瑜带着李大郎这两个月近乎就是住在了这海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