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目标,呼伦贝尔大草原(四)(第3页)

 

蒙古包内布置简单而温馨,地上铺着毡毯,中间是铁皮炉子(夏天未生火),供奉着成吉思汗像。大家围着小矮桌盘腿坐下(对某些人来说这个姿势有点挑战)。

 

其其格大婶很快端来了热腾腾的咸奶茶、奶豆腐、炒米和自家做的奶皮子、炸果子。奶茶的香气比酒店里的更浓郁,带着一股原始的醇厚。

 

“喝!喝!自家做的!”巴特尔大叔用生硬的汉语招呼着,热情地给大家倒奶茶。

 

张伟尝了一口奶茶,小声对秦羽墨说:“嗯!这个味儿更冲!更地道!感觉成本更高……” 秦羽墨笑着点点头。

 

胡一菲则学着大叔的样子,豪爽地喝了一大碗。

 

唐悠悠又开始了她的“人文纪实摄影”,对着奶茶碗、奶皮子和淳朴的大叔大婶拍个不停。

 

曾小贤盘腿坐得腿麻,龇牙咧嘴地偷偷活动脚踝。

 

吕子乔试图用他有限的词汇和夸张的肢体语言跟巴特尔大叔“交流”:“羊!好多!好!马!漂亮!”大叔虽然听不懂太多,但被他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

 

孟屿和诸葛大力安静地坐着,大力仔细观察着蒙古包的结构、通风口的设计、以及内部的布置,低声跟孟屿讨论着游牧生活的智慧和对环境的适应。

 

喝完奶茶,其其格大婶笑着示意大家跟她去羊圈。羊圈里,几只毛茸茸的小羊羔正依偎在母羊身边,发出细嫩的“咩咩”声,可爱极了。

 

“哇!小羊羔!”唐悠悠和秦羽墨瞬间被萌化了,眼睛放光。

 

其其格大婶抱出一只刚出生不久、雪白的小羊羔,示意大家可以抱抱。

 

唐悠悠第一个冲上去,小心翼翼地接过来,脸贴着小羊羔柔软的毛,一脸幸福:“太可爱了!关关!快拍!”

 

秦羽墨也温柔地抚摸着另一只小羊,笑容温暖。

 

胡一菲也忍不住摸了摸小羊的头:“这小家伙,还挺结实。”

 

曾小贤和张伟则有点手足无措,只敢远远看着。

 

吕子乔想表现一下,伸手去抓一只看起来活泼的小羊,结果小羊一扭身跑了,他扑了个空,差点摔进羊粪堆里,惹得众人哄笑。

 

这时,诸葛大力的“科研”雷达再次启动。她注意到羊圈角落有一只小羊羔似乎精神不太好,蔫蔫地趴着,不怎么吃奶。

 

“孟屿,”她拉了拉孟屿的袖子,低声说,“你看那只小羊,精神状态和食欲明显低于其他个体。可能存在健康问题,比如消化不良或寄生虫早期感染。”

 

她征得其其格大婶的同意后(通过孟屿翻译和手势),小心地靠近那只小羊。她没有贸然触碰,而是仔细观察它的眼睛、鼻子、毛色和排泄物附近的情况(当然保持距离)。

 

“眼结膜颜色稍淡,鼻镜稍干,被毛略显粗糙无光。排泄物……形态偏稀。”

 

她快速记录着观察结果,然后转向其其格大婶,通过孟屿尽量清晰地表达:“大婶,这只小羊,可能,肚子不舒服?需要,看看?”她努力用简单的词汇和手势比划。

 

其其格大婶一开始有点疑惑,但看到大力认真的眼神和指向小羊异常状态的举动,似乎明白了什么。

 

她走过去,熟练地抱起那只小羊检查了一下,又摸了摸肚子,然后对着大力点点头,说了几句蒙语,脸上露出感谢的神色(大概是说确实有点拉肚子,她会注意)。

 

巴特尔大叔也过来看了看,对孟屿和大力竖起大拇指:“姑娘,好眼力!亚克西!(好)”

 

这个小插曲让巴特尔一家对大力刮目相看,态度更加亲近热情。其其格大婶又端来了自制的酸奶,味道浓郁酸爽,大力也认真品尝并给出了“发酵充分,益生菌活性高”的评价。

 

告别热情好客的巴特尔一家时,夕阳已将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金红。

 

众人带着满身的奶茶香、羊圈的气息和一份真实温暖的草原人情,坐上了返程的车。车窗外的草原在夕照下如同燃烧的绿色火焰,莫日格勒河则成了一条流淌的金色缎带。

 

晚餐安排在酒店餐厅,是相对清淡可口的炒菜和面食,缓解了连日来的牛羊肉轰炸。席间,大家兴奋地交流着一天的见闻。

 

唐悠悠展示着她拍的几百张照片。

 

曾小贤吹嘘着自己后来也能控马小跑了(其实只是马自己跟着走)。

 

张伟则在计算今天骑马、午餐、访牧户的成本和“精神收益”的性价比。

 

吕子乔还在回味那位女驯马师。

 

胡一菲觉得下午没活动开筋骨,有点不过瘾。

 

关谷神奇则灵感迸发,在餐巾纸上画着速写。

 

秦羽墨安静地听着,偶尔微笑。

 

孟屿和诸葛大力坐在窗边。大力快速地在她那个不离身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今天的观察数据:骑马体验、莫日格勒河地貌、访牧户见闻、小羊的健康观察……字迹娟秀而密集。

 

“收获很大。”她合上笔记本,看向窗外渐深的夜色和依稀可见的星辰,“样本类型丰富度超出预期。尤其是牧民的生活细节和与牲畜的互动,是书本上难以获得的宝贵资料。”

 

“嗯,”孟屿给她倒了杯温水,“明天计划去额尔古纳湿地,鸟类资源丰富,你的长焦镜头可以派上用场了。”

 

大力眼睛一亮:“对!湿地生态系统!水鸟观测!需要提前检查设备电量。”她又想掏平板。

 

孟屿按住她的手,轻轻握住:“设备明天再检查。现在,是样本点5:研究员需要放松和恢复的时间。”他指指窗外璀璨的星河,“还记得昨晚的星空吗?要不要再去看看?今晚可能有银河拱桥。”

 

大力顺着他的手指看向夜空,那里繁星点点,银河的轮廓已隐约可见。

 

她紧绷的神经在孟屿温和的声音和掌心的温度中慢慢放松下来,眼中流露出期待:“嗯。数据表明,星空观测有助于缓解视觉疲劳和精神压力。”

 

夜色深沉,众人各自回房。孟屿和大力裹着厚外套,再次悄悄来到昨晚那片安静的草坡。

 

没有了篝火的干扰,星空显得更加浩瀚璀璨。银河如同一条倾斜的、流淌着碎钻的光带,横跨天际,壮丽得令人窒息。

 

两人并肩躺在厚实的毯子上,仰望着这无垠的宇宙画卷。

 

“北斗七星,北极星,织女星,牛郎星……夏季大三角……”大力轻声念着熟悉的星座,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木星在东南方向,亮度很高。土星在它下方不远处……猎户座要到后半夜才升起……”她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平静。

 

“真美。”孟屿感叹,侧过头看着身边女孩专注仰望星空的侧脸,星光落在她清澈的眼眸里,像盛满了整个宇宙。

 

“孟屿,”大力忽然轻声说,“你知道吗?在这样清晰的星空下,看着这些来自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年前的光芒,会让人更深刻地理解‘渺小’与‘永恒’。我们的烦恼,我们的研究,在宇宙尺度下,都显得那么短暂。”

 

“是啊,”孟屿握紧了她的手,“但也正因为这短暂,能和你一起,在这片星空下,感受这份永恒,才显得格外珍贵。我们的研究,不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短暂而奇妙的世界吗?”

 

大力转过头,在朦胧的星光下与他对视。孟屿深邃的眼眸里,清晰地映着星光和她。一种超越数据、超越逻辑的暖流在他们之间静静流淌。

 

孟屿抬起手,指向银河深处:“你看,那里,天鹅座的翅膀下,就是北美洲星云,虽然肉眼很难看清,但想象一下,那是一片孕育着新恒星的巨大气体云……”他开始低声讲述着星空的故事,声音温和而富有磁性。

 

大力安静地听着,头轻轻靠在他的肩膀上,感受着他胸膛的起伏和沉稳的心跳。

 

风带着草原夜晚的凉意和青草的芬芳拂过,头顶是亘古不变的璀璨星河。在这片天地的怀抱里,所有的数据、计划都暂时隐去,只剩下身边人的温暖和头顶这片令人心醉神迷的浩瀚。

 

“孟屿。”

 

“嗯?”

 

“谢谢你带我来这里。”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沉甸甸的真诚。

 

孟屿没有回答,只是收紧了环抱着她的手臂,低头在她发顶落下一个轻柔的吻。

 

星河无声流转,草原的夜风低吟。呼伦贝尔的第二天,在奶茶的醇厚、马背的颠簸、河流的静谧、牧户的温情以及这片无与伦比的星空下,缓缓落下帷幕。

 

明天,湿地的水鸟和森林的清风,正等待着他们去探索。而此刻,星光如被,温柔地覆盖着大地,也覆盖着这对在星空下相依偎的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