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我有家了(2)

库里南平稳地驶离主干道,拐进一条两侧栽满高大杨树的乡间柏油路。

 道路变窄,却异常平整干净。

 阳光被浓密的树冠切割成碎金,斑驳地洒在深色的车身上。空气里弥漫着青草、泥土和淡淡的花香,取代了城市的尾气味道。

 导航提示:【距离目的地还有500米。】

 孟屿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半分。他下意识地调整了一下后视镜,想看看自己的仪容是否妥当。

 镜子里映出他略显紧绷的侧脸,还有后排诸葛大圣沉静中带着一丝归家期许的目光。

 车子转过一个弯,前方豁然开朗。

 路的尽头,是一个掩映在浓绿树荫下的、颇有些年头的青砖院落。

 院墙不高,爬满了郁郁葱葱的丝瓜藤和扁豆蔓,开着零星的小黄花。两扇厚重的、刷着朱红色漆(有些地方已经斑驳)的木质大门敞开着。

 而在那敞开的院门口,以及门内影壁墙前的小空地上,已经聚了好些人!

 显然,得到消息的亲戚们早就翘首以盼了。

 最显眼的依旧是那位身材魁梧、站姿笔挺如松的二舅公(诸葛大圣的二舅),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外套,背着手,眼神锐利地锁定着缓缓驶近的“铁盒子”。

 他旁边,倚着门框的是气质慵懒、穿着米白棉麻衬衫的小舅诸葛青,嘴角噙着玩味的笑意打量着这辆与乡野气息格格不入的豪车。

 除了他们,影壁墙前还站着几位年纪稍长的叔伯婶娘,以及几个探头探脑的小孩子,好奇又拘谨地张望着。

 显然,诸葛家今天相当热闹。

 孟屿稳稳地将车停在院门口一侧相对平整的空地上,熄了火。

 引擎声的消失让四周只剩下风声鸟鸣。

 “到了。”

 诸葛大圣的声音带着回家的松弛感。

 副驾上的大力被这短暂的安静唤醒,她揉了揉眼睛,迷蒙的目光投向窗外,看到门口熟悉又热闹的景象,脸上立刻绽开温暖的笑容,利落地解安全带、叠好小毯子、推门下车:“二舅公!小舅!三姨婆!王奶奶!……”

 她清脆的声音像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更大的涟漪。门口的众人纷纷露出笑容,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哎!丫头回来啦!”

 二舅公洪亮的声音响起,张开双臂。大力笑着扑过去拥抱他。

 “大力回来啦!快让三姨婆看看!”

 一位穿着素雅旗袍、戴着银丝眼镜、气质颇为知性严肃的老太太(三姨婆)也笑着迎上来。

 “大力姐姐!”几个小孩子也兴奋地叫着。

 趁着大力被长辈们围住问候的间隙,孟屿深吸一口气,推门下车。

 他没有立刻走向人群中心,而是动作极其自然地绕到车后,拉开了后车门,恭敬地请诸葛大圣下车:“妈,您慢点。”

 这个细微的动作,让一直留意着他的诸葛青挑了挑眉。

 诸葛大圣优雅下车,对着门口众人笑道:“二哥,三姨,小青,王姨……都出来啦?”

 “大姐回来,我们能不出来迎迎嘛!”三姨婆笑着应道,目光却已经不着痕迹地落在了孟屿身上。

 孟屿关好车门,挺直脊背。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周围投来的、好奇的、审视的、友善的目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无形的压力。

 他脸上保持着镇定礼貌的微笑,手心却微微有些汗湿。

 他没有迟疑太久,几步走到车尾,拉开了后备箱——里面除了给外公外婆的核心礼物,他还特意准备了一些东西。

 他弯腰,从后备箱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摸出两条包装精美的、本地口碑极好的高档香烟(这是他昨天特意让朋友从市区送来的)。

 然后,他拿着烟,步履沉稳地走向院门口那几位明显是男性长辈聚集的地方。

 目标明确,首先是那位气场最强的二舅公。

 孟屿走到二舅公面前,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笑容,微微躬了躬身,双手将一条烟递了过去,声音不高,却清晰沉稳:

 “二舅公好!我叫孟屿。头次登门,一点心意,不成敬意。您抽烟。”

 动作自然流畅,没有丝毫扭捏。

 二舅公明显愣了一下。

 他锐利的目光先是落在孟屿脸上,审视着他的眼神和神态,又看了看递到眼前的烟——牌子他认得,是本地老烟枪都认的好烟,不便宜,但也绝不浮夸。这份“心意”。

 分寸拿捏得极好,既表达了尊重,又不显得刻意讨好或炫耀。

 “哦?”

 二舅公浓眉一挑,洪亮的声音响起,带着点意外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好小子!懂规矩!”

 他爽朗一笑,伸出大手,毫不客气地接过了那条烟,还顺手拍了拍孟屿的肩膀。

 那力道不轻,带着军人特有的豪爽,拍得孟屿肩膀微微一沉,却也让他心头一松——这关,似乎过了!

 接着,孟屿转向旁边几位看起来是叔伯辈的长者(是大圣的堂兄弟之类),同样双手递上烟,脸上笑容真诚:“各位叔叔伯伯好!我叫孟屿。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他态度谦逊,称呼得体。

 那几位叔伯显然没料到这开豪车来的年轻人这么接地气,这么懂“老礼”,都有些意外,随即脸上都露出了受用的笑容,纷纷接过烟,客气地回应:

 “哎呀,客气了客气了!”

 “小伙子不错!懂礼数!”

 “快进屋快进屋!”

 孟屿最后才走到一直抱着手臂、倚着门框看戏的诸葛青面前。

 他同样递上一条烟,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语气却比刚才更随意自然了些:“小舅好。我叫孟屿。听说您搞艺术?这烟……解乏提神,灵感枯竭的时候来一根?”

 诸葛青看着递到眼前的烟,又看看孟屿那张带着真诚笑意、眼神清朗的脸。

 再回想他刚才那一套行云流水、既尊重长辈又不卑不亢的“发烟叫人”操作,嘴角那抹玩味的笑意终于化开,变成了一个带着点欣赏的真实笑容。

 “行啊,孟老板,”诸葛青接过烟,拿在手里掂了掂,眼神瞟了一眼那辆库里南,又落回孟屿脸上,语气带着调侃,却不再有审视,“排面够足,礼数也周全。有点意思。”

 他拍了拍孟屿另一边肩膀,力道比二舅公轻多了,“走,进屋吧,老爷子老太太等半天了。”

 这时,大力也从长辈的包围中脱身,快步走到孟屿身边。

 她很自然地挽住了孟屿的胳膊,脸上带着明媚的笑容,开始小声地、清晰地给他介绍刚才没来得及打招呼的长辈:

 “孟屿,这位是三姨婆,以前是我的语文老师,可厉害了!”

 “这位是王奶奶,看着我长大的,就像我亲奶奶一样。”

 “这位是……”

 她语速不快,声音清晰,确保孟屿能听清每一个称呼和关系。

 孟屿认真地听着,随着大力的介绍,对每一位长辈都微微躬身,再次问好:“三姨婆好!”“王奶奶好!” 态度恭谨而真诚。

 诸葛大圣看着女儿体贴地引导着孟屿融入,看着孟屿那虽紧张却不失分寸的应对,看着周围亲戚们脸上逐渐化开的友善笑容,眼底的笑意更深了。

 她对着还在门口张望的众人挥挥手:“行了行了,都别杵门口了,进屋!进屋说话!”

 二舅公也大手一挥,洪亮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豪气:“对对对!进屋!开饭!孟小子,来来来,跟二舅公坐一块儿!咱爷俩好好唠唠!”

 他刚才那一拍,似乎已经把孟屿划入了“自己人”的范畴。

 在众人的簇拥和好奇目光的洗礼下,孟屿被大力挽着,跟在大圣身后,终于迈过了那道象征着真正接纳的、沉甸甸的朱红色门槛。

 门内,饭菜的香气和家的喧闹扑面而来。

 厚重的朱漆大门在身后缓缓合拢,隔绝了外面世界的最后一丝喧嚣。

 门内,是另一个世界。

 青砖铺就的院落不算大,却收拾得干净利落。

 墙角倚着几丛蓬勃的月季,开得正艳。几棵老柿子树枝叶繁茂,在院子里投下大片的荫凉。

 正对着影壁墙的是几间坐北朝南的青瓦房,门窗都是老式的木格样式,漆色有些斑驳,却透着岁月的温润。

 空气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淡淡的茶香,还有老房子特有的、干燥木质混合着阳光的味道。

 热闹的人声从堂屋里传出来。刚才在门口迎接的亲戚们,此刻都聚在了堂屋内外,好奇的目光依旧追随着新来的年轻人。

 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嬉闹,笑声清脆。

 诸葛大圣一进门,就被一位白发苍苍、面容慈祥却眼神清亮的老太太(外婆)拉住了手,连声问着路上的情况。

 大力则被三姨婆和王奶奶等几位女性长辈围住,亲热地拉着她的手问长问短。

 孟屿站在稍显局促的堂屋中央,感受着四面八方投来的、带着善意却依旧充满探究的视线。

 他努力维持着镇定,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手心却微微出汗。

 就在这时,堂屋正中央,那张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八仙桌旁,一个声音沉稳地响起,不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瞬间压过了屋内的嘈杂:

 “孟小子,过来坐。”

 声音来自桌旁主位上的老者。

 他穿着朴素干净的深灰色中山装,身形并不算高大,甚至有些清瘦,但坐在那里,腰杆挺得笔直,像一杆标枪。

 头发已经全白,梳理得一丝不苟。

 面容清癯,皱纹深刻,如同刀刻斧凿,尤其那两道雪白的长眉下,一双眼睛并不十分锐利,却异常深邃、沉静,仿佛蕴藏着无尽的智慧和阅尽沧桑的淡然。

 他就那么安静地坐着,手里端着一个白瓷茶杯,杯口氤氲着淡淡的热气。

 目光平静地落在孟屿身上,带着一种温和却不容忽视的审视。

 这就是大力的外公。

 堂屋里的声音瞬间小了许多。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孟屿和外公身上。

 孟屿心头一凛,立刻收敛心神,快步走到八仙桌前,对着外公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外公好!我是孟屿。”

 “嗯。”

 外公微微颔首,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指了指桌旁一张空着的、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红木方凳,“坐。路上辛苦,喝口茶。”

 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谢谢外公。”

 孟屿依言坐下,腰背挺得笔直,双手放在膝盖上,姿态端正得像个小学生。

 外公没再说话,只是拿起桌上一个同样古朴的白瓷茶壶,动作缓慢而稳定地,给孟屿面前一个干净的茶杯注入了澄澈金黄的茶汤。

 茶香随着热气袅袅升起,带着一种清冽的兰花香。

 “尝尝,今年的明前龙井,自己采的。”外公将茶杯往孟屿面前轻轻推了推。

 孟屿双手捧起茶杯,没有立刻喝,而是先凑近闻了闻那清雅的香气,然后才小心地啜饮了一小口。

 茶汤入口微涩,随即回甘悠长,齿颊留香。

 “好茶!清香甘醇,外公好手艺。”

 孟屿放下茶杯,由衷地赞道。他不懂茶道,但这份真诚的欣赏是发自内心的。

 外公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那双深邃的眼睛里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满意。

 他放下自己的茶杯,终于开始了正式的“盘问”。

 问题并不尖锐,却直指核心,带着一种阅尽世事的淡然和洞察。

 “听大圣说,你是做科技的?具体是做什么的?”

 外公的声音平缓,目光平静地看着孟屿。

 “是的,外公。”

 孟屿坐得更直了些,声音沉稳清晰,“主要是做文娱产业相关的区块链技术应用,还有一些人工智能方向的探索。公司叫‘宇宙魔方’,主要是搭建平台,帮助创作者保护版权以及二次开发,让他们的作品能有更透明、更公平的价值流转。”

 他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避免过多专业术语。

 “哦?版权保护?”外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个好。以前那些写书的、画画的,被坑的不少。现在有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来做,是好事。”

 他没有追问技术细节,而是直接点出了其社会价值,这份眼光让孟屿心中暗凛。

 “老家是哪里的?”

 外公端起茶杯,又抿了一口。

 “我是福利院长大的,外公。”

 孟屿坦然回答,声音平静,没有任何闪躲:“从小在上海的阳光福利院。

 院长妈妈和老师们就是我的家人。”他目光清澈,坦然迎向外公审视的目光。

 这个答案显然有些出乎外公的意料。他那双深邃的眼睛在孟屿脸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重新评估着什么。

 片刻后,他缓缓放下茶杯,只说了三个字:“不容易。”

 语气里带着一种沉甸甸的理解,没有同情,也没有轻视,只有对过往艰辛的洞悉和认可。

 “现在和大力住一起?”外公的问题似乎跳跃了,但孟屿立刻明白他问的是什么。

 “是的,外公。在市区一个叫爱情公寓的地方,和好朋友他们一起,大家都很照顾我们。”

 孟屿回答得坦荡。

 “嗯,年轻人,互相照应,挺好。”

 外公点点头,语气依旧平淡,却似乎蕴含着什么。

 就在这时,周围的“火力支援”也开始了。

 三姨婆扶了扶她的银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带着教师特有的审视,语气直接而务实:“小孟啊,听大力说,你那公司做得挺大?现在一个月能挣多少啊?够不够养家糊口?”

 问题直白得让孟屿脸皮微热。

 孟屿还没开口,坐在外婆身边、一直拉着大力手的王奶奶就嗔怪地拍了一下三姨婆的胳膊:“哎呀,她三姨!你这问的!人家孩子第一次来,哪有这么问的!”

 她转过头,布满皱纹的脸上堆满了慈祥的笑容,问孟屿:“小孟啊,别理她!奶奶问你,会做饭不?我们家大力啊,聪明是聪明,那双手啊,搞研究行,下厨房可就不灵光喽!你要多担待啊!”

 这问题看似家常,实则也是关心大力的生活。

 倚在门框边的诸葛青也笑着插话,语气带着点艺术家的刁钻:“孟老板,你那‘宇宙魔方’听着挺玄乎。搞科技的是不是都特理性?那你说说,艺术这玩意儿,比如我现在搞的那个沉浸式光影雕塑,你觉得是形式大于内容,还是内容驱动形式?”

 这问题直接把孟屿从柴米油盐拽进了形而上的艺术讨论。

 甚至旁边一位看起来是叔伯辈的长者,也半开玩笑地问:“小孟啊,打算什么时候和大力要孩子啊?老爷子老太太可都盼着呢!”

 这话一出,连旁边几位婶娘都笑了起来。

 问题像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有关心物质的,有关心生活的,有考验思想的,还有催生的……五花八门,角度刁钻。

 孟屿坐在八仙桌旁,感觉像参加了一场全方位无死角的答辩会。

 他努力保持着镇定,额角却悄悄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面对三姨婆的“工资拷问”,他斟酌了一下,坦诚道:“三姨婆,公司效益还不错,具体的数字涉及股东信息不太方便说,但请您放心,我和大力生活得很好,也有足够的能力规划未来。而且……”

 他看了一眼正被王奶奶拉着手、脸上带着无奈笑意的大力,补充道,“公司的财务现在主要是大力在监管,她很厉害。”

 这个回答既表明了态度,又巧妙地抬了大力一手,还避开了具体数字的尴尬,让三姨婆推了推眼镜,没再追问。

 面对王奶奶的“做饭问题”,他撒了一个谎:“王奶奶,说实话,我做饭水平也一般,就会点简单的。不过,大力喜欢吃的几样,比如番茄鸡蛋面、清蒸鱼,我还是能拿得出手的。以后一定多跟您学学!”

 态度诚恳,还带着点小谦虚,引得王奶奶直乐。

 面对诸葛青刁钻的艺术问题,孟屿知道不能硬答,坦然一笑:“小舅,您这问题可把我问住了。艺术和科技,我觉得就像两条河,有时候并行,有时候交汇。您的作品我没看过不敢妄评,但我觉得,能让观众产生共鸣和思考的,就是好作品。形式也好,内容也好,都是为这个服务的吧?”

 避实就虚,承认不懂,但也表达了自己的理解,不算失分。

 至于催生问题……孟屿的脸是真的有点红了,他下意识地看向大力。

 大力正好也看过来,两人目光交汇,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窘迫和一丝甜蜜的无奈。

 孟屿轻咳一声,还没想好怎么回答……

 “哎呀!你们烦不烦呀!”

 大力终于忍不住了,她挣脱王奶奶的手,几步走到孟屿身边,像只护崽的小母鸡,叉着腰,对着七嘴八舌的长辈们,声音清脆又带着点嗔怒,“查户口呢?问东问西的!孟屿第一次来,你们让他喘口气行不行?还有要孩子……我们才多大!你们急什么呀!”

 她这直球护夫的举动,瞬间让堂屋里的气氛一滞,随即爆发出更大的笑声!

 长辈们被她的“炸毛”逗乐了,连一直没什么表情的外公,嘴角也极其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

 诸葛大圣也笑着走过来打圆场:“好了好了,都消停点!看把我们家大力急的!爸,您看……”她看向外公。

 外公放下手中的茶杯,杯底在桌面上发出轻微的磕碰声。

 他抬起那双深邃的眼睛,目光在孟屿脸上停留了几秒。

 那目光里,有对他刚才应对的审视,有对他坦诚回答福利院出身时那份坦荡的赞许,也有对他面对各种“拷问”时那份沉稳和真诚的认可。

 然后,外公的目光扫过周围还在笑着的亲戚们,最后落在一脸“护犊子”表情的大力身上,那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缓缓地、清晰地绽放出一个极其难得的、带着暖意的笑容。

 “嗯,”他轻轻哼了一声,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意味,“茶喝得差不多了。”

 他顿了顿,目光重新落回孟屿身上,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温和,带着一种郑重的接纳:

 “孟小子,开饭吧。尝尝你外婆的手艺。”

 这简单的一句话,像一道无声的敕令,瞬间驱散了刚才所有的“硝烟”。

 “对对对!开饭开饭!”

 “饿死我了!外婆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

 “快去洗手!”

 堂屋里顿时又热闹起来,长辈们的注意力终于从孟屿身上移开,话题迅速转向了即将上桌的美味佳肴。

 那无形的“考场”压力,终于消散在饭菜的浓郁香气和家的喧闹声中。

 孟屿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后背这才真正放松下来。

 他侧过头,看向身边依旧气鼓鼓、脸颊微红的大力,悄悄在桌子底下握住了她的手。指尖冰凉,带着点汗湿。

 大力感受到他掌心的温热,也反手握紧了他,抬起头,对他露出了一个“看吧,有我呢”的、带着点小得意的笑容,刚才那点嗔怒早已化作了眼底的星光。

 外婆笑着从厨房里端出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红烧肉,浓郁的酱香瞬间弥漫了整个堂屋。

 家的味道,扑面而来。

 堂屋里饭菜的香气愈发浓郁,勾得人食指大动。

 外婆和三姨婆等几位女性长辈端着热气腾腾的碗盘鱼贯而出,厨房里锅勺碰撞的声音也渐渐停歇。

 孟屿下意识地站起身,想帮忙端菜。他刚迈出一步,就被旁边的大力轻轻拉住了衣角。

 “坐着。”大力仰着脸,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眼神示意他看外公。

 孟屿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外公依旧端坐在八仙桌的主位上,那双深邃的眼睛正平静地看着他,几不可察地微微摇了摇头。

 那眼神里的意思很明确:你是客,坐着。

 与此同时,诸葛大圣也笑着走过来,轻轻按了按孟屿的肩膀:“行了小孟,到家了哪有让你动手的道理?坐着等着吃就行。”

 她语气温和,却带着长辈的关怀和不容拒绝的意味。

 孟屿只好重新坐下,心头却有些过意不去。

 他看着长辈们忙碌的身影,尤其是外婆那微驼的背影,总觉得该做点什么。目光扫过堂屋角落堆着的那些“爱的战略物资”,他心中一动,凑近大力耳边,压低声音道:“大力,去车上把后备箱里那五瓶茅台拿进来吧?就那几瓶上了年份的,我看今天叔伯舅舅们都在,正好……”

 他特意强调了数量是五瓶。

 大力闻言,立刻明白了孟屿的意思——这是想“借花献佛”,用美酒来答谢长辈们的热情。

 她点点头,利落地站起身:“行!我去拿!” 说完,她没自己一个人去,而是扬声对着门口方向喊道:“小舅!二舅公!还有三叔公!麻烦你们几个力气大的,跟我去搬点好东西呀!孟屿给大家准备了点好酒!”

 这一嗓子,立刻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好酒?”二舅公耳朵最尖,洪亮的嗓门立刻响起,“丫头,什么好酒?”

 “茅台?年份的?”诸葛青也来了兴趣,放下抱着的胳膊。

 几位叔伯辈的男性长辈也纷纷看过来。

 “去了就知道啦!保证是好东西!”大力笑着卖了个关子,率先朝门口走去。

 二舅公、诸葛青,还有一位被点名的、看起来颇为健硕的三叔公,立刻兴致勃勃地跟了出去。

 不一会儿,四人回来了。

 大力手里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瓶,二舅公一手一个拎着两瓶,诸葛青和三叔公也各拿了一瓶。

 五瓶包装考究、一看就颇有年头的茅台酒,被放在了八仙桌旁边的条案上,瞬间成了新的焦点。

 “嗬!真是茅台!还是这种老包装的!”

 二舅公拿起一瓶,凑到眼前仔细看了看年份,眼睛都亮了,“好小子!孟屿!够意思!”他重重地拍了一下孟屿的肩膀(又是一记铁砂掌),洪亮的笑声里充满了赞许。

 “行啊孟老板,下血本了!”

 诸葛青也掂量着手中的酒瓶,对着孟屿挑了挑眉,笑容里带着点调侃和欣赏。

 其他几位男性长辈也围过来,看着那几瓶酒,啧啧称赞,看向孟屿的眼神又多了几分亲近和满意。

 孟屿看着长辈们的反应,心里那点过意不去总算消散了些。他脸上带着谦逊的笑容:“一点心意,大家高兴就好。”

 同时,他心里也暗暗下了决心:今天这架势,看来是躲不过去了。既然躲不过,那就豁出去了!他得把态度拿出来,让长辈们看到他的诚意!

 **敞开了肚子喝!** 大不了醉了,也是倒在老宅里,总比被说扭捏强!

 这时,饭菜都已上齐。

 两张巨大的、能坐十几人的圆桌面(平时收着,有客才用)被抬了出来,拼接在堂屋中央,铺上了干净的塑料桌布。

 琳琅满目的菜肴摆满了桌面,香气四溢。

 红烧肉油亮诱人,清蒸鱼鲜嫩完整,各色时蔬青翠欲滴,还有外婆拿手的炖鸡汤、酱排骨……满满当当,透着家的丰盛和热情。

 按照老规矩,男人们自然地被安排坐在了主桌(围着八仙桌和拼起来的大桌),女眷们则坐了另一桌。

 孟屿被安排在了外公的右手边,旁边挨着二舅公和三叔公,诸葛青则坐在他对面。

 大力和诸葛大圣自然去了女眷那桌,隔着不远的距离。

 随着外公拿起筷子,在主位象征性地夹起一块青菜,沉稳地说了一声:“都动筷吧。”

 家宴,正式开席。

 堂屋里瞬间热闹起来,碗筷碰撞声、谈笑声、孩子们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烟火气。

 孟屿刚拿起筷子,准备夹一块眼前的红烧肉。坐在他旁边的三叔公(就是刚才一起去搬酒的那位健硕叔伯)已经眼疾手快地拿起了桌上那瓶刚打开的茅台,对着孟屿面前一个干净的、印着“劳动模范”字样的白瓷茶杯

 (是的,这里喝酒不用小酒杯,直接上茶杯!)就咕咚咕咚倒了满满一杯!

 那清澈的液体在杯中荡漾,浓郁的酒香瞬间弥漫开来。

 “来来来!小孟!”

 三叔公声音洪亮,带着北方汉子的豪爽,“头一次来!我给你满上!这第一杯,必须干了!欢迎你加入我们诸葛家!”

 他说得极其自然,仿佛孟屿已经是这个家的一份子。

 满满一茶杯的高度白酒!

 孟屿看着那杯几乎要溢出来的透明液体,闻着那浓烈醇厚的酒香,心头一跳,但想到刚才的决心,眼神瞬间变得无比坚定!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绽开一个爽朗的笑容,双手稳稳地捧起那沉甸甸的白瓷茶杯,对着三叔公,也对着主位上正看着他、眼神深邃的外公,更对着满桌投来善意目光的长辈们,朗声道:

 “谢谢三叔公!谢谢各位长辈!这杯酒,我敬大家!感谢大家的热情款待!我干了,您们随意!”

 说罢,在众人或惊讶、或赞许、或期待的目光注视下,他仰起脖子,喉结滚动,竟真的将那满满一大茶杯的茅台,咕咚咕咚,一饮而尽!

 一股灼热的暖流瞬间从喉咙烧到胃里,带着浓烈的香气和强烈的刺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