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千秋伟业(第3页)

 面对至高无上的皇命,军中的大佬们集体沉默,他们以这种方式进行着无声的抗议。赵光义可不管这些:既然你们不吭气我就当你们是默认了!不说话就表示同意!

 然而,不管赵光义怎么宽慰自己怎么给自己找面子,但将军们的集体沉默终究让现场的气氛显得很尴尬,值此征战伐国之际,如此氛围也当然不是什么好兆头。这时候禁军殿前都虞候崔翰站了出来,他要给赵光义找回点面子,于是他对身边死气沉沉的诸将说道:“此时正好乘此破竹之势攻取幽燕,取之甚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终于有人表态支持了,这让赵光义龙颜大悦,他马上就急切地下令由枢密使曹彬负责协调诸军分批次进击幽州。

 将近一个月后,数十万宋军于这年六月在镇州完成北伐幽燕的战前集结,可这时候的宋军却远没有几个月前进击北汉时的那般热情高涨,还不说别的,单单就是赵光义本人的御驾扈从部队就没能按时到达镇州。赵光义为此而勃然大怒,盛怒之下他决定以军法惩处这些人以达到杀人立威并整肃军纪之目的。禁军马步军都军头赵延溥进言道:“陛下,我们此次北征幽燕势必会与辽军进行决战,如今我们还未与敌接战就先诛杀我方将士实为不妥,如此还有谁肯尽心为陛下效命啊?”

 听了这番劝告之后,赵光义这才强压住心头的怒火,此事也就此作罢。不过,相信此事也定然让赵光义感觉到了自己在军中的威望还是有些不足。军队这个地方是讲究用实力说话的,军人们的心底只会向强者顶礼膜拜,正如宋军的将士此前对赵匡胤那样,那个人不但是他们的皇帝更是他们的将军和榜样——在战场上勇不可当的一位猛士,可他赵光义没法做到这一点,所以这些本就满腹怨言的军人才会在执行他的军令时打了折扣。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光义才决心要去建立更大的军功,如今军中的将领都对北伐辽国持抵触情绪,如果他此次力排众议最终能够取得堪称辉煌的巨大成功,那么他自然也就可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英明神武之主。

 当然,我们把话又说回来,宋军的将士虽然对赵光义突然决定远征幽燕且迟迟不肯为他们平灭北汉论功行赏之事颇有怨气,但这些经由赵匡胤亲手调教出来的宋朝开国之师的军事素养真的是无可挑剔。在镇州完成大军的集结并加以短暂的休整之后,宋军的将士们再又拿起刀枪跨上了战马。当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是生平最后一次朝着自己的家园方向徐徐而望之后,这些汉家的热血男儿再又豪情满怀地挺身向北一路疾驰去开创属于他们的历史篇章。

 伟大的历史在等待着宋朝的这支开国之师去书写,辉煌的胜利也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不过,这里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他们此时的皇帝和统帅是赵匡胤,而且他们的对手里没有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