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借刀杀人

如果要给出一个相对照的时间点,赵光义是前脚刚送走了潘美,然后他便在次月收到了李继迁的降书,这好歹是给了他一个难得的心理安慰。不过,就在两个月之后,他再又被人刺激得暴跳如雷。

 这件事其实根本不足以让赵光义大动肝火,而他被此事激怒只能证明他的权力欲着实令人咋舌以及他对自己健康况状的极度敏感。这件事的起因是赵光义在这之前向自己的臣子们提到了立储之事,但他想表达的意思其实是自己现阶段里无意在自己的儿子当中选一人立为太子,然而这却被某些人理解为他这是在旁敲侧击地希望能有人站出来主动劝他册立皇太子。

 揣摩上意这种事如果摸准了倒还好说,可一但摸错了地方其后果只能是自讨苦吃且苦不堪言。在错误地领会了赵光义的本意后,左正言宋沆、黄裳、冯拯以及右正言王世则、洪湛五人遂联合上奏请求赵光义册立许王、开封府尹赵元僖为大宋皇太子。

 接到奏章,赵光义勃然大怒,也不知道这五人在奏章里都说了些什么,史书的记载是“词意狂率”,但这个词想必也是站在赵光义的立场和角度上来说的。盛怒之下,赵光义决定要给这五个人一点颜色瞧瞧以儆效尤。于是,一道诏令颁下:宋沆被贬为宜州团练副使,黄裳贬去邕州做知州,冯拯去端州做知州,王世则去了象州,洪湛去了容州。这些地方在当时没一个是什么好地方,最远的已经是岭南了,这几乎就跟发配没什么两样。不过,这件事还没完。在枢密副使温仲舒的恶意挑拨之下,赵光义又把自己的怒火投向了宰相吕蒙正的身上。

 赵光义从温仲舒的嘴里得知宋沆是吕蒙正妻子的族弟,于是他就把吕蒙正视为此次预谋册立太子的幕后主谋。堂堂大宋宰相吕蒙正因为此次的立储事件就此被罢免了宰相之职,而且赵光义还在吕蒙正的罢相制里特意加上了一句让吕蒙正备感蒙羞的话:援引亲昵,窃禄偷安。这八个字简直就是把吕蒙正贬得一无是处,纯粹就是朝廷圈养的一个饭桶和蛀虫。

 这位温仲舒同志为什么要跟吕蒙正过不去呢?要知道他俩从青年时期开始就是好友,而在温仲舒担任汾州知州的时候因为犯事他还被罢官并除籍,就在他人生无望的时候还是吕蒙正的极力推荐才使得他得以重新为官,如今他更是官至枢密副使的高位。照此说来,吕蒙正不管怎么说都堪称是温仲舒的大恩人,说是有再造之恩也毫不为过,温仲舒这样做只能证明此人在个人私德上纯粹就是一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我们究其原因或许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个温小人看上了宰相之位,如果不把吕蒙正拉下马他又怎么可能上得去呢?

 遗憾的是,温小人的如意算盘还是落空了,接替吕蒙正为相的人正是之前被人告发整日就知道在家里赋诗饮酒的上一任宰相李昉。同时,赵光义将参知政事张齐贤提拔为吏部侍郎并平章事,张齐贤也就此成为继吕蒙正之后第二位官拜宰相的太宗朝进士。另外,赵光义又把翰林学士贾黄中和李沆升任为参知政事。一心想进入中书省的温仲舒最后则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且他还把自己的小人嘴脸给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