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借刀杀人(第2页)

 重新改组了中书省,赵光义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又被大宋西北方向的李继捧和李继迁两兄弟给气得吐血——这两人又开始干架了。

 要想把李氏兄弟之间此时的关系和恩怨说个清楚还真的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办到的,看了前面的介绍想必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俩人是水火不容,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对于李继捧来说,虽然他早就向赵光义表示了臣服,但说到底赵光义是外人,而李继迁再怎么说都是他的族人更是他的族弟。他与李继迁再怎么打得你死我活也是属于民族内部矛盾,可一旦涉及到了外部矛盾他就和李继迁成了相互帮衬的好兄弟。

 早在李继迁十七八岁刚开始打游击的时候,身处开封的李继捧就通过自己的秘密渠道向远在千里之外的李继迁传递各种机密消息,这也正是为什么造反初期的李继迁总能败而不死的原因之一。对于李继捧的这种暗中搞小动作的行为,赵光义也是相当愤怒,可为了不刺激到一帮已经表示归附的党项贵族以及整个党项族人,最后他也只能是将李继捧调出京城从而断绝其在第一时间获取有关宋朝军政机密讯息的途径。

 同样的心理在李继迁的身上也有。当李继捧再次回到夏州之后,李继迁就以辽国属臣和女婿身份请求辽国允许自己同李继捧通好,但辽国拒绝,理由就是你李继迁是我辽国的人,而李继捧是宋朝的官儿,你们俩怎么可以在一起勾肩搭背地有说有笑呢?李继迁这样做当然不是说他很珍视与李继捧的兄弟之情,他俩相互帮衬不过是为了能够从宋辽两国都能捞到好处,反正最后受益的肯定都是党项人。当然,李继迁这样做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他通过向李继捧释放和表达善意可以最大程度地蒙蔽对方,笑里藏刀可是此人的拿手技能。

 在对待宋辽这两股外部势力时,李氏兄弟可谓是兄弟齐心,但他们彼此的心里都很清楚他们这样做其实也不过是在相互利用对方而已,一旦开始进行内部斗争时他们照样也是不遗余力。在李继迁未向宋朝称臣之前,李继捧在与李继迁争夺党项老大的时候还可以借用宋朝的名义去砍人,可在李继迁成为了宋朝的银州观察使之后,他俩要再动刀兵可就是名副其实的窝里斗了,李继迁到时候甚至可以去向赵光义哭鼻子寻求天朝主持正义,如果宋朝对此置之不理他还可以去找辽国。

 二李之所以会在现如今将关系搞得如此复杂其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现在党项境内有两个老大,李继迁更是一个“三面间谍”。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这两人中间必须有一个要趴下,要么就得有一个人甘心做老二,可问题在于他俩都不愿做小。

 就在潘美过世三个月后,李继捧在一番暗中蓄力之后突然向驻军在夏州城外王庭镇的李继迁所部发起了攻击。这一次被动挨打其实完全就是李继迁在主动找抽,王庭镇距离李继捧的大本营夏州极近,李继迁在这个地方囤积兵力很明显是在故意挑衅李继捧,正如赵匡胤所言,卧榻之地岂容他人酣睡?这一回李继捧反过来给李继迁当了一回老师,他联合另外两个部族在夜里对李继迁所部发动了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