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功过是非(第2页)
让人为之叹息的是,随着澶渊之盟的到来,随着宋辽战事的结束,随着党项人李德明在宋朝给出的大把利益和好处面前选择“臣服”,随着李沆的离世、吕蒙正的隐退以及寇准的被外贬,赵恒在王钦若的蛊惑之下转瞬之间就变了模样,一代贤君和圣君只是在一念之间就成为了一个骗天骗地、骗鬼神、骗自己、骗天下所有人的神棍皇帝。但是,即便如此,赵恒也并非是一个“昏君”。他在忙着四处崇神拜神瞎折腾的时候,宋朝的国计民生并未荒废,他对政务、司法刑狱、民生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同样也并未减损。
当然,在这种局面之下宋朝还能继续兴盛繁荣主要还是得归功于赵恒的那位大宰相王旦,可他在那十余年里一直用王旦压制王钦若和丁谓也足以证明他的“睿智”。
在整个帝王生涯的后十七年里,赵恒在全国范围内大搞拜神运动,期间耗费了无数的国力、财力和民力,此可谓是他一生当中无法抹去的“污点”。在战争的硝烟化为落地的尘埃之后,他难道就真的没有别的事可干了吗?不尽然也!
事实上,宋朝本有机会在赵恒的手里攀上更高的巅峰,他本有机会成为宋朝的汉文帝,可他没有这样去做。如果他和他的儿子真的成了汉朝的文景二帝,那么等到后来的宋神宗登基之时,宋朝是完全有可能复制汉朝最为鼎盛和强盛时期的辉煌——包括在军事上。可是,这一切都是假设。
赵恒关起门来逍遥自在之时,他的那位辽国皇弟耶律隆绪在忙着清理自己的政敌,耶律隆绪一边在西边和后来的蒙古诸部打得是昏天暗地,一边又在东边和高丽打得是你死我活,而辽国也在他的手里实现了“圣宗中兴”从而进入辽国历史上的全盛时期。
耶律隆绪留给自己儿子耶律宗真的是一个在各个方面都进入鼎盛时期的国家,在这方面党项人李德明同样做得很出色。赵恒在忙着享乐忙着给自己的脸上贴金,而李德明则在忙着给自己的儿子李元昊盖房子、抢地盘和攒钱,李元昊后来能够建立西夏国所倚仗的正李德明给他打下的坚实的物质基础。
可以说耶律隆绪和李德明都称得上是一个好爹,而赵恒留给他儿子的又是什么呢?是一个越加强大的辽国,是一个尾大不掉以至于今后为祸百年的党项(西夏国)。辽国就不说了,可赵恒在解除了来自于北方的威胁后,他是完全有时间、精力和能力去彻底解决党项的问题,但他没有,他的贪图安乐导致了李德明的愈发坐大(关于李德明此时的实力有多么强大和雄厚,我们在后面很快会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