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仁宗亲政(第3页)
等到赵祯终于开工干活后,身为宰相的吕夷简立马就向赵祯陈述了八条治国理政的条陈,分别是:正朝纲、塞邪径、禁贿赂、辨佞壬、绝女谒、疏近习、罢力役,节冗费。赵祯看完之后也是连连称善,这样的一个对自己既忠心又有真本事的大宰相简直是打着灯笼也没处找,一时间吕夷简成了赵祯最为信任和倚重的大臣。
在赵祯正式亲政以后,本着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精神和传统,也是出于对刘娥还残存着的那么一点憎恶,赵祯决定将此时的两府高官来个大清洗。这些人里面吕夷简当然不包括在内,事实上就连具体的人事任免名单都是由赵祯和他两人私下里拟定的。
这天处理完政务,赵祯便回到郭皇后的寝宫里跟她谈起了此事。不曾想,郭皇后对此却报以一声冷笑。
她对赵祯说道:“陛下,你其实是被吕夷简给骗了,你觉得那些大臣都是攀附太后的亲信,所以不可重用,可你显然忘了,吕夷简这几年一直都是首相,难道他就不是太后的亲信吗?你觉得这可能吗?依我看,他吕夷简也不是什么好人,他只是比别人聪明一点,他懂得两头下注而已!”
赵祯就此是恍然大悟!
第二天,两府的大佬们都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听候宣诏:宰相吕夷简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兼判澶州;枢密使张耆罢为左仆射、护国军节度使兼判许州;枢密副使夏竦罢为礼部尚书,知襄州;参知政事陈尧佐罢为户部侍郎,知永兴军;枢密副使范雍罢为户部侍郎,知荆南府;枢密副使赵稹罢为尚书左丞,知河中府;参知政事晏殊罢为礼部尚书,知江宁府。
赵祯的这一纸诏书将刘娥当政时期的两府高官除了张士逊之外全都罢免,而吕夷简听到这份诏书更是当场差点一头栽倒在地:昨天我跟陛下的商量的名单不是这样的啊!怎么这里面还有我的事啊?
事后,吕夷简找到与他私交深厚的大太监、内侍省副都知阎文应。从这位大太监的口中吕夷简终于知道自己之所以被罢官全都是拜郭皇后的枕边风所赐,他也就此把这位郭皇后给深深地“惦记”上了。
紧接着罢官诏书的是升官诏书:宰相张士逊加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资政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判都省李迪为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户部侍郎王随为参知政事;礼部侍郎、权三司使事李谘为枢密副使;禁军步军副都指挥使王德用为检校太保、佥署枢密院事。
张士逊为什么被留用了?一来他曾经被刘娥贬过一次,二来他是赵祯以前当太子时的老师。也就是说,张士逊现在成了首相,而赵祯的另一位老师、多年以前跟寇准一同被丁谓狂扁了一顿的前宰相李迪也重回中书省再次担任宰相。这些人里面另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人便是王德用,这位当年征讨李继迁并立下赫赫战功的少年英雄一跃成为执掌枢密院的顶级高官。时光荏苒,当年的那个铁血少年此时已经是一个五十三岁的中年长者。
除此之外,当年因为上疏让刘娥还政而被外贬的宋绶和范仲淹也被召回京城任职,宋绶被授官翰林侍读学士,范仲则是出任右司谏,也就是对朝廷的大小事务都有参劾权的言官,而他的回京很快就将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