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丸论破:黑幕游戏余兰清
第353章 研究报告(第2页)
2.观测对象对于生命的漠然性。依照先前与观测对象的交流经历,可以得出观测对象人际交流方面尤为薄弱,且对“约会”“搭讪”一类词有着显着的认知偏差。对于生命的态度同样也耐人寻味,在目睹凶手调整参数后,却一直维持中立立场;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也同样漠不关心。
结论:从观测对象一向独来独往的表现,可大致理解观测对象展现此番面貌的原因。结合上面的结论,可进行简单的推测——观测对象或有长时间一人研究逻辑、与社会脱节,而没有与同龄人进行交流的经历,由此导致观测对象对于情感方面的感知迟钝。
......
北鸣忍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洋洋洒洒地写下自己来到旅馆这些天来,对于罗素的全部见解。
自从那天与我交代完研究罗素一事之后,她很快便着手开启了这个私人研究。但罗素平日里总是独来独往,找到罗素与他交谈,反倒是成为了她研究开展的第一个难题。
光凭靠运气,显然是无法捕捉到罗素的踪迹。因此,在这几天时间内,通过我手中的监控系统,北鸣忍大致得出了罗素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地点,并每隔一段时间,就去这些地方蹲点,试图能装作偶遇的模样,与她的观测对象交流上。
这一次,她总算是在罗素常去的瑜伽房里,抓住了声称自己在冥想的罗素。
“冥想?”北鸣忍似乎对罗素的解释有些惊讶,但很快她便调整了自己的神色,“也是,在自相残杀的环境里,人的压力总是会大一些。”
“和自相残杀没有什么关系。”罗素摇摇头,平静地解释道,“冥想只是我保持专注的一个习惯。”
“原来如此。那罗素同学平时放松的时候,会做些什么?研究逻辑吗?”
自己对于罗素的观测报告还历历在目,北鸣忍有意地想要将话题从冥想引到逻辑上,以探究罗素对于逻辑的执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