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继续行星开放(第2页)
机器人可以代替重复劳动,任何机械的,重复的,繁重的,不适合生物完成的工作都可以被智能机器人取代。但是需要主观判断的工作则由智慧生物完成。
例如全地形车的生产车间,当需要的全地形车需求减少时,雷猿就可以增加飞行器的产量。如果全地形车的需要增加就调整回来。比如合金生产车间表示某种制造全地形车的合金产量会减少。雷猿们就可以商量出一个合适的合金供应比例。
雷猿们有一个机器人没有的特点,那就是雷猿们可以进行协商并找出一个双方都满意的结果。智能机器人如果进行这种讨论,那么你级能知道什么叫刻板和不知变通。
如果是可以变通的智能机器人,那么你得到的结果绝对有水分,生产用的智能机器人是不容许妥协的。交互用的智能机器人需要进行妥协,从而满足用户的情绪。
好在星巢基地中,智慧机器人两者兼备,而智能机器人没进化到智慧机器人之前都是第一种机器人。这样星巢基地就能高效的利用自身的生产能力。
生物的繁殖也比机器人的增殖要具备一定优势,机器人只是工具只能重复发展,只有生物的繁殖才能形成基因层面的进化,从而迭代出更优秀的个体,加快文明的进程。
李月当然不会关心那些已经完成初步开发并步入正轨的行星。她此时正忙着开发9号星。9号星和10号星是同时开发的,10号星的温度适宜不用她操心。
她此时重点关注9号星。9号星是一颗全水的行星,是真正的水星。行星表面全部被水覆盖,不过水中也有地形区别。9号星最浅的地方是十几米,最深的地方是几千米。
为了在这颗行星上进行开发,李月特意在最浅的地方造了一座水下基地。她并没有让建筑离开水面,因为水上根本无法生存。这颗行星上没有臭氧层。
大量的紫外线就这么肆无忌惮的照射到行星上。因为没有氧气海洋中的生物都是微生物。根据分析,这颗行星上的微生物都是厌氧生物,还处于原始状态。
9号星上,行星已经形成约30亿年。行星表面的海洋已经不知道存在了多久。亘古不变的海洋中有蕴含着生命诞生所需的各种物质,但因为缺乏某种剧烈的化学繁衍,生命的出现极为缓慢。
这片海洋中,各种简单的无机分子,如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气等,在闪电、熔岩的能量的作用,以及紫外线的催化下,最终还是完成奇妙的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形成的无机分子逐渐结合,形成了一些更复杂的有机小分子,像是氨基酸、核苷酸和糖类等。这一过程就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了第一盏灯,为生命的诞生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有机小分子在海洋中不断积累、相互作用。在一些特殊的环境里,比如黏土矿物的表面,氨基酸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连接起来,形成了简单的蛋白质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