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新的“堡垒计划”(第2页)

 哈尔德上将立刻挺直身躯,神色庄重地起身回应:“陛下放心,我完全赞同,必定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在新的堡垒计划中,德军需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外围精心构建三道坚固防线。每道防线之间相隔十公里,防线与防线之间要埋设大量反坦克地雷与反步兵地雷,以此构建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有效遏制苏军坦克部队的突进。此外,在每道防线后方五公里处,需构筑炮兵阵地,以便及时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同时,要调集必要资源,如钢筋水泥等,修建一批坚固的防御工事。其次,将虎式坦克巧妙隐蔽在第一条防线上,待苏军t - 34坦克进入一公里射程范围内,便精准‘点名’,以此大量消耗苏军的t - 34坦克。如此安排,既能规避虎式坦克故障率高、速度慢的弊端,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强大威力。新计划的核心目的,便是凭借坚固防线长期固守,迫使苏军主动进攻,而德军则以逸待劳。通过这种方式,将德军的伤亡率降至最低,把战争压力尽数抛给苏军。倘若苏军主动发起进攻,作为攻击方,其伤亡率必定居高不下,如此一来,我们便能打出更高的战损比,进一步削弱苏军的有生力量。倘若苏军按兵不动,德国便可借此获得宝贵的发展时间,抓紧提升工业生产产能,制造更多军事装备。”朱由检详细阐述着计划,条理清晰,令人信服。

 言及此处,朱由检将目光转向军备部长施佩尔,询问道:“施佩尔部长,对于提升军备生产产能一事,你有何见解?不妨说来听听。”

 “皇帝陛下,如今诸多熟练工人都被调往前线作战,德国国内熟练工人严重短缺。再者,这些坦克的生产程序极为繁琐,零件众多,工艺更是复杂,生产耗时极长。因此,军备部想要进一步提升产能,着实压力巨大。”施佩尔面露难色,无奈地说道。

 “这个问题并非无解,我们大明王朝可派遣20万工程师和工人,进驻德国的兵工厂,协助生产飞机、大炮等军备。但我们有一个条件,那便是德国所有军事技术,都要与大明王朝共享。”朱由检提出解决方案,同时明确提出共享德国军事技术的要求,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也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