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瓜分苏联地盘(第2页)
对大明王朝来说,通过此次扩张,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资源,为国家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军事上,接收大量苏军装备,实力进一步提升,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迅速扩大,成为与德国并肩的强国。这一胜利还为大明王朝带来了地缘政治上的优势,中亚地区的掌控使其在欧亚大陆的战略布局更加主动。
从国际格局看,苏联的投降打破了原有的势力平衡。德明两国的崛起改变了世界政治地图,其他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外交政策与战略定位。原本依赖苏联的国家陷入恐慌与迷茫,开始寻求新的庇护或发展道路;而与德明两国存在利益冲突的国家,则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加紧整军备战或寻求联盟。这一系列变化,促使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方势力重新洗牌,开启了一个充满变数与挑战的新时代。
很快,芬兰方面就有了大动作,在得知苏联投降以后,芬兰倾尽全国之力,拼凑了五十万大军,开始进攻列宁格勒,企图享受德明苏大战最后的成果,对于芬兰这种趁机摘桃子的行为,元首非常气氛,奈何芬兰是德国的盟友,希特勒只能把气憋在肚子里。
这列宁格勒还有摩尔曼斯克,囤积有美国支援的大批物资,元首不敢大意。,急忙命令克莱斯特元帅率领前方集团军群,配合北方集团军群,围攻列宁格勒和摩尔曼斯克。
波兰的五十万军队,则依照事先的约定,缓缓退出莫斯科,向着白俄罗斯地区进发。在那里,他们即将获得希特勒早前许下的土地,这片土地,承载着波兰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意味着波兰在这场复杂的国际博弈中,暂时寻得了一方立足之地。
与此同时,大明王朝迅速调整战略布局,果断下达指令,命东亚方面军与北亚方面军协同作战,合力围攻乌拉尔工业区。这片工业区,不仅是苏联曾经重要的工业心脏,如今更成为了赫鲁晓夫与朱可夫所组建的临时政府的驻地。苏联境内,此时竟出现了两个临时政府,政治局势愈发错综复杂。贝利亚领导的临时政府,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为了维系自身摇摇欲坠的统治,不得不更加紧密地依靠德明两国的支持,在大国的夹缝中艰难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