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德国的西线危机

在苏联宣告灭亡之后,乌拉尔工业区成为了苏联残余势力的最后一块根据地。在这里,朱可夫与赫鲁晓夫迅速组建了临时政府,试图凭借这一重要的工业区域,延续苏联的命脉。

 

朱由检敏锐地察觉到,乌拉尔工业区绝不容有丝毫疏忽,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这片区域犹如一座巨大的战争机器制造工厂,每个月都有大量的坦克和飞机从这里下线。倘若不能尽快将其攻克,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可夫和赫鲁晓夫领导的临时政府势必会凭借这些军备力量日益壮大,届时再想对付他们,难度将超乎想象。

 

所幸,以贝利亚为首的临时委员会出于自身权力稳固的考量,并不希望赫鲁晓夫和朱可夫的势力坐大,对自己构成威胁。于是,贝利亚等人揭发了赫鲁晓夫和朱可夫参与谋杀约瑟夫的事实。这一重磅消息瞬间在苏联残余势力中掀起轩然大波,使得朱可夫和赫鲁晓夫丧失了继承苏联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其在内部的威望与支持度急剧下降。

 

与此同时,大明王朝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展开各种诱降行动,向乌拉尔工业区的苏军许以优厚条件,试图瓦解他们的抵抗意志;另一方面,派遣古德里安将军指挥精锐部队,对乌拉尔工业区发起猛烈攻击。在大明王朝强大的军事压力与心理攻势之下,乌拉尔工业区的苏军逐渐陷入绝境,看不到任何出路。经过两个月的顽强抵抗,终于在十月底,苏军选择集体投降。至此,大明王朝成功实现了对乌拉尔工业区以及西西伯利亚平原的有效控制。

 

随着乌拉尔工业区的攻克,德明两国彻底掌控了苏联的局势,得以腾出手来,将大量兵力投入到其他关键战场。朱由检的目光,此时聚焦在了具有极其重要战略地位的直布罗陀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宛如地中海的咽喉,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当初,盟军正是借助英国在直布罗陀的军事基地,轻而易举地从这里进入地中海。他们向南迅速打到北非,向北则对南欧形成了巨大威胁。而在当时,大明王朝虽深知直布罗陀海峡的重要性,却因种种苦衷,并未对盟军进入地中海的行动加以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