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鲁肃归江东,彭羕献毒计(第2页)
展现了江东的格局。
但就是心头愈发堵得难受。
“子敬,此番乃孤失算,致大军徒劳往返,江东之过,皆在孤身!”
“主公不必自责。此仍有补救之机。”
“是何补救之机?”
“今曹操新丧,待刘备料理益州、凉州诸事既定,来岁必再兴兵,以图长安为要。彼时,关羽亦当复攻宛城。若主公于斯时授公瑾兵权,令其挥师合淝,必可一举而下……”
言及此,鲁肃忙又解释道:“非某不信主公之勇,盖主公身为人主,有驭下理政之能,不必亲征也。”
孙权沉吟片刻,缓缓颔首,随即身子微微前倾,望向鲁肃,语气带着几分探询:“然如今曹操新丧,刘备势盛,若此时与彼合力夹击,令曹氏速亡,届时孤又怎是刘备的对手?”
孙权这话的言外之意,曹氏基业若覆灭过速,鼎足之势必将崩塌。
凭他眼下的实力,断难制衡日益强盛的刘备。
鲁肃却从他的言语中听到了一丝别样的意味。
那就是,主公对孙刘联盟产生了动摇。
鲁肃当然明白,曹氏若得速灭,江东必不是刘备的对手。
但他亦明白,以刘备仁德之名,纵得天下,亦是恢复汉室江山。
主公若铁心相助,待天下大定,必为擎国之功臣。
而不用担心猜忌和清算。
若跟着曹氏,待其僭越称帝,主公又会以何自处?
于是,鲁肃赶紧相劝:
“主公此言差矣!
刘备虽已据四州之地,然其志在兴复汉室,非篡逆之徒,今有类世祖再造大汉之气象。主公若能固此盟约,待共灭曹氏、天下底定之日,凭江东勋劳,必为擎国柱石、裂土元勋。
今曹操虽殒,其子野心未泯,基业尚在。主公若事曹氏,待其篡逆窃国、势成之后,则主公不免为附逆之臣。曹氏素多疑忌,岂有不猜忌主公之理?主公亦难逃后世之唾骂也!”
鲁肃这番话,目的是让孙权打消联曹的想法。
然孙权心中暗道:孤岂不知曹氏素多疑忌,孤只想作权益之事,待得灭强敌刘备,再与曹丕争天下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