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鲁肃归江东,彭羕献毒计(第3页)

 

但面对鲁肃的坚定,孙权终究是什么话都没说。

 

只是点点头,表达了对鲁肃之言的认可。

 

而在这其中,孙权又看到了一个机会。

 

那就是刘备竟允诸葛亮持大军独驻防凉州之地。

 

要知道,凉州控河湟,接关中,西通西域,北拒胡虏,乃是兵家必争、形胜险固之地!

 

难道,刘备就这么有把握,诸葛亮不会于凉州裂土自封,拥兵自立?

 

观诸葛亮入凉州后,并未续向长安施压,反携汉中上庸良将劲卒无计,力固凉州之治。

 

倘若有朝一日,诸葛亮真的反出刘备,刘备又会如何?

 

孙权虽惜今次未得合淝,却也有点迫不及待的看这场好戏了。

 

至于许周瑜兵马,来年攻打合淝之事,他还要再考虑考虑。

 

在孙权看来:刘备虽有仁者贤名,然不谙帝王权谋。

 

太过于信任诸葛亮,使其势渐盛大,偌大基业有朝一日必因此倾覆。

 

其断不会把周瑜培养成诸葛亮。

 

……

 

许都,京师王城。

 

荀彧终无奈奉旨,离开了许都,前往寿春。

 

曹丕这才算长出了一口气。

 

遂即召集司马懿、彭羕、陈群、华歆、董昭、吴质、贾逵七位谋士,共商进封王爵之事。

 

然曹丕心中尚有三虑:

 

其一,恐大司马夏侯惇不从;

 

其二,惧荀彧猝然折返,坏此大事;

 

其三,因荀彧临别之言,忧有向汉之臣,宁死相抗,致进位称王之事难成。

 

但只彭羕给他献出了一计:

 

“可密遣人于皇城纵火,大司马夏侯惇必亲督救火。届时诸汉臣必亦往救,凡赴救火者,皆以‘谋害大司马’论罪诛之。

 

如此一来,即便大司马本无拥立公子称王之意,亦不得不助公子更进一步:彼时大司马与二公子,已与汉臣结下不共戴天之仇,纵其心怀汉室,至此境地,亦必倾力助公子向前矣。

 

至于荀文若……”

 

彭羕冷然一笑:“既奉皇命,必不会折返。就算万一折返,则以抗旨谋逆诸之,他又能有何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