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两方合裁,回阳救阴(第2页)

 附子,红参,炙草各15克。 

 生龙牡,当归,白芍,生山楂各30克。 

 生山药,山萸肉120克。 

 三七粉10克,鸦胆子仁60粒。 

 外加白糖30克兑入。 

 撕下处方签,方别递给患者父亲的同时,叮嘱道:“你儿子情况比较严重,你先去药房拿药,我让人把他送去住院部,记住,从现在开始,到明天这个时候,要煎服两剂。” 

 患者父亲连忙点头,心急之下,都忘了给方别道谢,便跑出了诊室。 

 方别倒是没在意这些细节,他又朝着周守诚和乐瑾说道: 

 “你们俩搭把手,把人送到住院部去。” 

 乐瑾和周守诚两人纷纷点头,麻溜的抬起了患者,就往住院部去了。 

 患者母亲这会儿倒是反应了过来,“方大夫,谢谢您,谢谢您......” 

 方别轻轻摆手,“不必客气,你现在还是抓紧跟着去住院部那边吧。” 

 ...... 

 十多分钟之后,乐瑾和周守诚重新走进了诊室。 

 “患者那边都安顿好了?”方别问了一句。 

 乐瑾回道:“都安顿好了,药房那边也抓完了药,正在煎药。” 

 “那就好。”方别点点头,又朝着乐瑾和周守诚招了招手。 

 两人上前,接着方别又把郑敏给叫到了跟前。 

 三人站在方别面前,方别把留底的处方笺摆在了三人面前。 

 然后又给三人讲述了一番患者的情况,最后提问道: 

 “说说看,有什么想法?” 

 这次倒是周守诚第一个开口,“老师,我在学校的时候,曾听过一个词,说是痢无补法。 

 但我见您的药方,好像却并不是这样,就连止泄的药材,也没有多大的分量。 

 反而是用了红参,生山药,白芍等几味滋补的药材。”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所谓无积不成痢,一般而言,治痢初起,必用消积导滞,以推荡为法。” 

 “那老师您还?”周守诚接着问道。 

 方别解释道:“痢无补法一说,并非绝对,应根据病情虚实灵活变通。 

 刚才那名患者正虚邪实,且以正虚为主,要是单纯攻邪,会导致正气更伤,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