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娄晓娥的迷惘,接诊“脑鸣”患者(第3页)

 

患者想了想还多回答了一句:“这段时间我吃了不少西药,但效果都不怎么好,感觉没什么用。”

 

方别点了点头,轻扣脉诊垫:“把手放这,我切一下脉。”

 

患者点点头,把手放在了脉诊垫上。

 

方别将手指搭在患者寸关尺开始切脉,“想想还有没有别的症状?”

 

“有。”患者立马点头:“我这段时间,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这毛病让我休息不好,感觉头晕眼花,浑身乏力,整个人没精神也就不说了,胸口也闷的慌,心里烦躁的很,时不时的还冒虚汗。”

 

患者一口气说了诸多症状,方别在病案上详细记录下来。

 

“吃东西呢?胃口正不正常?”

 

患者回道:“就是吃不下,看什么都没胃口。”

 

方别接着问道:“大小便如何?”

 

患者回道:“小便应该是正常的,没什么变化,大号就不正常了,老是便秘。”

 

方别点点头,“张嘴我看看舌头。”

 

患者闻言吐出了舌头,方别一看舌质红,苔淡白。

 

这时切脉也有了结果,脉弦细。

 

根据患者口述,与诊断结果,方别判断患者所诉症状为脑鸣,在门诊临床当中,耳鸣比较常见,但脑鸣却相对少见。

 

引起“脑鸣”的原因很多,有耳源性、神经性、血管性、精神因素性等。

 

但此病的治疗,西药并无特效疗法,只能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一些对症治疗药物。

 

中医学根据病因病机,按照中医的辨证理论,认为主要是肝肾精亏,脾气虚弱,在素体虚弱的前提下,痰瘀浊毒乘虚而入,产生痰瘀浊毒上蒙清窍发生脑中鸣响。

 

中医治疗此证,重点是在肝、肾上,因肝郁能化热,热能上扰清窍,肾精不足,阴不敛阳,虚阳外越,再加上其人脾气虚弱,所形成的痰瘀浊毒阻遏清窍,才有此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