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集成电路技术研究
看到罗教授不理解,李枭也就道:“教授,集成电路这一概念,1952年的时候杰弗里就提了出来,
他在文章中表示,要利用光刻、蚀刻、掺杂等工艺,将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集中起来,集中到一块硅基芯片上,组成逻辑电路,让它具备简单逻辑功能,就能缩小电路体积,在同样体积之下,也能够加入更多的电子元件。
虽然杰弗里后来这一项实验失败了,但我认为,这一项技术是具备可行性的,就拿现在的计算机来讲,咱们之前就研究的“59型计算机”,300万次的运算速度,基本上就已经达到了极限,想要再往上很难。
之后的计算机发展,想要再一次突破,应该就是新一代计算机,我称它为集成电路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罗教授你也知道,它的信号传输,是通过导线连接,信号需穿越数厘米甚至更长的物理距离,才能够那多个元件串联起来,并且还易受电磁干扰。
但集成电路不同,他是把所有元件、晶体管,全部都集中在电子版上,这样一来元件间距离就会缩至微米级,信号传输路径缩短数十乃至数百倍,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减少电磁干扰,还能够加快信号传递的速度。
不仅如此短距离信号传输,也能够减少能耗,还能进行高密度集成,能容得下更多电子元件,到时候没准上百上千的元件,一块小小的电路板就能够放得下。”,说着李枭还用手在胸前比划了一下大小。
李枭说的这些并不难理解,这就跟电子管计算机过渡到晶体管计算机一样,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这才让计算机的速度越来越快。
而听到李枭全部讲完,罗教授脸上也带上了若有所思的表情,感觉李枭所说的方法确实可行。
有问了几个问题,就打开了李枭递给他的研究计划书。
李枭计划书上写的很详细,想要研究集成电路,这首先就是基础半导体材料的研究。
想是硅如何提纯,一般的工业硅它的纯度在95%~99%纯度,但这无法作为集成电路上面的材料,至少要提纯到99.%以上,而这里所用到的方法就是西门子法,也就是三氯氢硅还原,还有就是硅烷热分解法。
也只有解决了杂质的问题,才能够让单晶硅,满足器件电学性能需求。
其次就是单晶硅的生长技术,这里则可以利用直拉法,来制造制备大尺寸单晶硅锭,以此突破晶体定向生长与直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