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东风快递三号难题

这一讨论就讨论了一个多月,这才把事情全部理清楚。

 李枭也是去了运输火箭研究小组,在那边忙起了研究。

 现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已经完全完成,就剩下运输火箭的研究了,不过这个李枭也知道急不来。

 需要和导弹研究所相互配合研究。

 两者虽然属于不同的领域,但也是有共同性的,运载火箭和导弹的基本构成框架几乎一致,无论是推进系统,还是制导控制系统,或者是箭体 / 弹体结构都一样。

 都死均基于 “牛顿运动定律” 和 “火箭推进原理”。

 不同的就是作用,运输火箭目的是为了把卫星送进太空,导弹则是用于打击敌人。

 这导致了导弹和运输火箭,在结构细节、飞行逻辑上有区别,但核心改动并不是很大。

 两者相互配合研究,可以说是目前效率最高的方式,可以节省很多研究资源。

 而在上一次“东风快递二号”实验成功后,目前研究的“东风快递三号”和前世不同,因为运载火箭的缘故。

 这一世的“东风快递三号”定位,就是后世的“东风快递四号”定位。

 进过几个月的研究,也就发现想要研究出来,至少也需要解决五大问题。

 二级高空点火问题、级间连接与高空热分离问题、长细比增大后的姿态控制、再入防热与端头体问题、高精度惯性器件与制导问题。

 二级高空点火之所以会成为问题,也是因为高空空气稀薄,这会对点火造成影响,其次就是在高空点火,燃烧效率与推力有可能出现不足的问题。

 级间连接问题,则是在于级间结构需承受高温燃气冲刷与分离冲击,如何保证在高温,以及冲刷中,依旧保持稳定,在这年代也是一个难题。

 可以说只有解决了热分离、高空点火、长细体姿态控制、气浮惯性器件与新测控体系,这些技术。

 才能够保证这一次的成功。

 至于这些的解决方法,前世也早就给出了答案。

 像是二级发动机高空点火问题,它的点火位置是在高空60公里以上的地方,这个位置的空气只相当于正常空气的万分之三,所以传统的点火方式根本就不可行。

 科研人员也是另辟蹊径,通过改造发动机的有关系统,就可以让腔道内保持与地面相同的压力环境,这样一来就能够成功点火。

 级间连接与高空热分离技术的解决方法,如果真要研究透了,找对方向也不难。

 对于多级导弹,多级运载火箭来讲,两者的连接处,再发射的时候,会承担巨大的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