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东风快递三号难题(第2页)
如果仅是这样也没什么,但关键是还可以在预定时刻可靠分离,这就难了。
更何况还要在分离后,不能干扰下一级发动机的点火和姿态,这个更是一个难点。
也是困扰研究员们的难题。
级间连接技术,就要使用高强度轻质材,来设计主承力结构,然后在使用爆炸螺栓、分离螺母等火工品,作为链接锁。
这样一来一是能够紧密连接,二也能够在分离的时候,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高空热分离技术,设计的时候就要采用构架式级间段排出燃气流,这样一来上面级发动机先点火,然后利用推力,就能够推开下级,这些都是办法。
至于长细比增大后的姿态控制问题,这个就比较好解决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也是因为导弹长度的增加,导致了“长细比”增大,这就会让导弹发生复杂的弹性振动。
也就是扭转、弯曲,燃料晃动等问题。
这对于导弹的稳定飞行来讲是致命的。
解决办法也简单要从三个方面下手,结构优化、晃动抑制、控制策略。
结构优化就是强化级间连接刚度,调整弹体刚度分布,这样一来就能够把固有频率提高,才能够避免与控制系统共振。
晃动抑制,这就要在燃料贮箱内加装防晃板与消能器,就能够增加阻尼,降低干扰力矩。
这个原理也很简单,就是加装的防晃板与消能器,分割了液体容积。
控制策略则是要从两方面下手,一个是用弦波滤波器,来消除弹性振动的高频信号,这样一来就能够防止错误操作。
还有就是将陀螺仪等传感器,重新布置,布置在振幅最小处,就能够从源头减少干扰。
再如防热与端头体问题,导致这个原因出现的,就是导弹的弹头返回大气层的时候,就会会与大气剧烈摩擦,从而产生数千摄氏度的高温。
这可是很致命的,无论是对里面的炸药,还是仪器设备,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再入防热技术,这就是一个难题,想要解决就需要新型防热材料,以及耐高温端头结构。
高精度惯性器件与制导问题,这个可以说是这些技术难题中,最难的一个。
所以对于高精度的制导系统至关重要。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高精度的惯性器件,比如陀螺仪、加速度计,以及先进的制导方案。
原本的“东风快递四号”上面,采用的是捷联式全补偿制导方案。
这种方案不但有横向导引,还有纵向导引,可以大幅度减小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