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总有不开眼的出来挑衅

 1904年1月11日,长冈半太郎与代表团,在副校长于式枚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广东大学。 

 现在的广东大学刚刚整合完毕,几栋教学楼的外面还有着淡淡石灰的味道。 

 按照李奇维的学制规定,广东大学将在今年的9月份正式开学。 

 所以现在校园内并没有学生和老师。 

 而由于现在的清朝还没有高考,所以入学的主要是以前高等学堂的毕业生,相当于后世的高中生。 

 招生工作也在紧张地进行中。 

 于式枚向长冈半太郎介绍了广东大学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 

 这所清朝树立为典型的理工大学,受到了长冈半太郎的特别关注。 

 他知道目前的清朝有“北方京大、南方广大”的说法。 

 京师大学是清朝大学的象征,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 

 而广东大学则是在李奇维的建议下成立,注重实用性理工科的教学,培养的都是技术性人才。 

 作为第一所试点大学,广东大学的教育方式可以追求独特,不循规蹈矩。 

 只要不是公开教授对清朝统治有负面影响的内容,清廷给了李奇维很大的自主裁量权。 

 李奇维这个校长具有非常大的权力。 

 比如,他刚一上任,就立刻任命广东教育史于式枚,当选广东大学的副校长,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 

 而且在于式枚的介绍下,广东大学的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可以任意转换专业。 

 长冈半太郎和代表团的成员听到后,觉得很不可思议。 

 于式枚骄傲地说道:“管学大臣李大人认为,教育就应该是自由的,不能受到政府的过多管制。” 

 石原纯连忙拿出笔记录下来,这可是清国教育的创新之处。 

 而长冈半太郎则是微微点头,显然他没想到刚来清国,就受到了小小的震撼。 

 真实历史上,樱花国在明治维新后,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总目标。 

 这个目标也是他们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1871年,明治政府设置文部省,负责管理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 

 文部省成立后,立刻着手改革学校制度。 

 1872年,文部省颁布《学制令》,决定把全国分为8个大学区。 

 每个大学区设立1所大学和32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分成210个小学区。 

 而教育的行政管理,则完全采取中央集权制,即文部省统一管理所有学校,设立督学局。 

 但是这个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阻碍,这种教育集权制让学校当地很不满。 

 后来在1879年,《学制令》被废除,文部省重新颁布了《教育令》。 

 这是樱花国第二次尝试建立国民教育制度。 

 《教育令》放宽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教育事业的官僚式控制,转而把教育管理权下放给地方,并由各地民众选出学务委员会来管理学校。 

 然而在第二年,《教育令》就被修改了,樱花国中央政府又加强了对公共教育的控制。 

 到了1886年,明治政府又颁布了《学校令》,其中包括《大学令》、《师范学校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