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成神之路漫漫!吾道不孤!(第3页)

 “我要是错过了,以后肯定就赶不上别人了。” 

 “我还准备以后去布鲁斯教授那里当博士生呢。” 

 “我一定要给他留下好学的印象。” 

 “所以,这次会议我一定要去。” 

 卡尔对于执拗的弟弟束手无策。 

 “你以为物理学家很好当啊。” 

 “你只看到布鲁斯、玻尔等人的风采。” 

 “却看不到那些没有天赋之人的挣扎。” 

 “比如你大哥我,虽然是物理学教授。” 

 “但是和玻尔比都差远了,更不用提和布鲁斯比了。” 

 “你呀,要脚踏实地。” 

 康普顿完全没有把大哥的话放在心上。 

 此刻年少轻狂的他,发誓要在物理学闯出一番天地。 

 真实历史上

,康普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正是因为他发现了“康普顿效应”,才证明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正确性。 

 在康普顿的启发下,德布罗意才找到灵感,提出了物质波的概念。 

 基于这个概念,海森堡才敢舍弃电子轨道的说法,开启量子力学。 

 可以说,康普顿和德布罗意就是旧量子论到量子力学之间的桥梁。 

 真实历史上,如果把量子力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的概念。 

 第二个阶段,是1912-1913年,玻尔提出量子化原子模型,将量子论变成一门真正的理论。 

 第三个阶段,是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 

 而他的基础就是爱因斯坦的光的波粒二象性假说,以及康普顿的证明。 

 第四个阶段,是1925-1926年,海森堡和薛定谔各自独立提出量子力学的框架形式。 

 在李奇维的计划中,四个阶段,他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这一切要等到一战之后了。 

 那时,他的科学之城肯定已经初具规模,并且有了足够的吸引力。 

 或许历史会发生较大的改变。 

 比如,量子力学的所有功臣,最后都是他李奇维的学生。 

 那再配合相对论,他的地位应该可以超越牛顿了。 

 成为独一档的物理学之神! 

 而现在,德布罗意刚刚踏入物理学的大门。 

 作为一个贵二代,没有人认为他是认真的。 

 大家都觉得他肯定就是随便玩玩。 

 等他被那些物理公式折磨的死去活来时,就会自己放弃了。 

 郎之万正是因为这点,才觉得德布罗意普普通通,在物理学难有建树。 

 但德布罗意自己却自信的很。 

 他还准备参加第二届量子论会议呢。 

 他倒要见识一下,那些所谓的物理学天才,到底有何特殊之处。 

 而现在,我们的薛同学,则忙着谈恋爱呢。 

 他刚刚博士毕业不久,现在是奥地利帝国维也纳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 

 科研之余,薛定谔的兴趣就是谈女朋友。 

 他的情史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 

 真实历史上,薛定谔从年轻时代一直风流到花甲之年。 

 他的合作伙伴非常多。 

 有同事的妻子、自己的助手、自己的学生、演员、艺术家、政府职员... 

 最关键是,很多人都愿意给他生孩子。 

 简直是我辈楷模。 

 也不知道薛定谔是怎么骗的。 

 而现在,这位风流倜傥的大佬,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参加第二届量子论会议了。 

 不为别的,只为混个脸熟。 

 毕竟奥地利帝国在物理学领域实在没有什么存在感。 

 薛定谔感觉自己的发展天花板太低了。 

 他准备给自己寻个好去处。 

 德国就是他的不二选择。 

 而这次会议或许就是一个契机。 

 李奇维不知道的是,因为这次的会议,全世界的天才们都被吸引而来。 

 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磁铁,把全世界的精华都聚集起来。 

 老一辈的、同辈的、晚一辈的,所有人都是他志同道合的朋友。 

 而那些还是孩童,甚至还未出生的天才们,将会从小听着他的传奇故事成长起来。 

 物理学因他而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