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华夏留学生交流会!学术与工业!李奇维要研究丝袜?(第2页)

 永利公司通过各种关系,花费重金购买了一份“索尔维制碱法”的简略资料。 

 侯德榜就凭借这份资料,带领员工们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把该方法给还原出来了。 

 成功的侯德榜,没有选择像索维尔公司那样,继续封锁专利。 

 他选择将这一秘密公布于众,让全世界人民共享。 

 这个举动为他赢得了无数的赞誉和美名。 

 此后,侯德榜没有停

下前进的脚步,他一生都在为制碱业而奋斗。 

 最终,他创造出比索尔维制碱法还要优良的侯式制碱法,名震世界。 

 这就是侯德榜的传奇一生,在那种年代,实属不易。 

 他的命运和华夏的化学工业深深绑定在一起。 

 他是华夏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者。 

 不过,这一世,因为李奇维的存在,他的学习轨迹发生些许变化。 

 和吴有训一样,侯德榜也称李奇维为校长。 

 此刻,他非常激动。 

 “校长,今天终于有机会能见到您了。” 

 李奇维笑道: 

 “德榜同学,我可是早都听说过你了。” 

 “几年前,育杰就跟我说,发现了一个化学好苗子。” 

 “可惜,等我回到婆罗洲之后,你就回国了。” 

 “没想到,你竟然来到美国攻读博士了。” 

 黄埔理工大学虽然在婆罗洲,但是华夏国内有很多学生都会报考。 

 等他们毕业后,大部分人都会返回国内。 

 除非是有志于纯学术研究的人,才会选择留下来,继续攻读。 

 毕竟,那里现在有华夏最好的实验室、硕博导师。 

 而侯德榜的志向显然不是纯学术。 

 他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没有解释自己的心路历程。 

 因为他知道,对于眼前的校长而言,那些都不重要。 

 所有黄埔理工大学毕业的学生,目标永远只有一个:报效华夏! 

 至于到底在婆罗洲,还是在华夏境内,又或者留学国外,这些都只是手段而已。 

 侯德榜坚定地说道: 

 “何校长对我的栽培之恩,我永远不会忘记。” 

 “我毕业后几年,走遍了华夏各大城市,调研了解了国内的化学产业。” 

 “山河集团的胡总经理对我说,现在华夏最缺的就是各种成熟的化学工艺。” 

 “他希望我能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所以,我就选择留学美国。” 

 李奇维欣慰地点点头。 

 “非常好,德榜。” 

 “你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 

 “我虽然是研究理论物理的。” 

 “但是我从不建议其他人也跟我一样,必须研究物理。” 

 “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任何领域都需要很多的优秀人才。” 

 “现在的华夏科学,就应该是两条腿走路。” 

 “学术和工业,缺一不可。” 

 “只有学术,没有工业,国家的实力就得不到提升。” 

 “只有工业,没有学术,国家的实力发展就会存在瓶颈。” 

 “因此,你们要根据自己擅长的领域,自己的性格等因素,选择今后的方向。” 

 “未来,大有可为!” 

 李奇维短短几句话,就让侯德榜等人跟打了鸡血一样。 

 一幅浩瀚而璀璨的华夏科学发展蓝图,就在他们的面前徐徐展开。 

 每个人都将在蓝图上,洒下自己的汗水,留下个人的印记。 

 他们将见证国家的成长与强大。 

 忽然,李奇维觉得自己喜欢的丝袜有着落了。 

 于是,他又问道: 

 “德榜,你回国后有做好打算了吗?” 

 侯德榜说道: 

 “永利制碱公司的总经理,范旭东先生,他想邀请我担任他们公司的技术负责人。” 

 “我已经答应了他,明年博士毕业后,我就会立刻回国。” 

 李奇维点了点头。 

 “如果有需要的话,我可以安排你去索尔维公司参观。” 

 “他们那里有丰富的制碱经验,省的你们再自己摸索了。” 

 哗! 

 侯德榜闻言,心中震撼无比。 

 他在来美国之前,就对全球化工产业有了深刻的了解。 

 自然知道比利时的索尔维公司在制碱行业的地位。 

 那是绝对的垄断地位。 

 范旭东就是希望他能仿照索尔维制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