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华夏留学生交流会!学术与工业!李奇维要研究丝袜?(第3页)

 只要能学个四五成,那就足以让永利公司成为华夏制碱的龙头,不再被西方卡脖子制裁。 

 而现在,他竟然能有机会亲自去参观索尔维公司。 

 这对侯德榜而言,简直是天大的喜事。 

 毕竟,对着文字资料研究,和实地考察完全是两回事。 

 对这种重化学工业而言,仪器设备等方面才是关键。 

 “校长,这...这真的可行吗?不会麻烦您吧?” 

 李奇维摆摆手,霸气道: 

 “小事一桩。” 

 “索尔维和我是老熟人了。” 

 “他巴不得我对他家的东西感兴趣呢。” 

 “索尔维公司依仗的制碱专利,在我看来也不过如此。” 

 “我相信,就是德榜你,将来也一定会超越对方,发明更优良的制碱法。” 

 李奇维还有一句没说:你还能发明更优良的丝袜。 

 侯德榜被李奇维夸的脸色通红

,他的心扑通扑通地跳。 

 大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壮烈情怀。 

 他没想到校长会如此看好自己。 

 这一刻,侯德榜的字典里,再也没有失败二字。 

 哪怕是付出自己的生命,他也不会让众人失望。 

 有了余青松和侯德榜的开场后,气氛逐渐变的热烈起来。 

 吴有训又接着给李奇维介绍了其他人。 

 这些留学生的专业各不相同,但几乎都是华夏急缺的领域。 

 他们中有些是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而有些则默默无闻。 

 但是,这不影响,他们为华夏所做的贡献。 

 这个时代的留学生和后世相比,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 

 他们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 

 他们的学习,不再是纯粹的学习,而是带上改变国家的伟大理想。 

 接下来,李奇维和每一位到场的学生们握手致意。 

 这些年轻人仅仅只是在他面前说了自己的名字,就高兴的手舞足蹈。 

 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李奇维走向前方,发表他的讲话。 

 “自清末以来,华夏虽然有成百上千的进士翰林。” 

 “但是他们在我眼里,不过是一些饰己炫人、为利而学之徒。” 

 “这就是我们国家长期衰弱,国人非愚则谀的原因。” 

 “我们华夏和美国地理形势相似,但为何国力却天差地别?” 

 “我想你们这些在美国留学的学生,心中应该有了答案。” 

 “那就是科学!” 

 “在当今这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强弱,几乎和它的科学实力是成正比的。” 

 “何为科学精神?求真理是已。” 

 “科学绝对不是自然知识的积累,而是在其上提炼出的那一种方法和形式。” 

 “你们都是国内的天之骄子,用不着我教你们如何学习。” 

 “理性、逻辑、实证、批判、求索等,这些人类珍贵的品质,才是你们应该学习的重点。” 

 “我希望当你们回国后,这些科学精神的色彩,能沉淀在你们的身上。” 

 “你们是幸运的一代,因为国家未来的命运,就掌握在你们的手里。” 

 “你们将用自己的知识,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但同时你们也是不幸的一代,因为你们的科学之路,注定要伴随着家国情怀。” 

 “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科研生活,注定要与你们无缘了。” 

 “但不管怎么样,我都希望你们能牢牢记住一点。” 

 “华夏崛起虽然不是科学的终极目标,但一定是科学存在的基础。” 

 “在这个群狼环伺的世界里,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让我们安心地做科学研究。” 

 “所以,你们不仅是为科学而学,也是为国家而学。” 

 “诸君,共勉!” 

 哗! 

 雷鸣般的掌声响彻云霄。 

 华夏留学生团体,从此诞生了属于他们的精神底色。 

 李奇维看着这些年轻而热血的脸庞,他的心中无比感动和感慨。 

 华夏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永远充满希望。 

 他们不会像后世的留学生那样,大部分人最后都变成了“留”学生。 

 “我是剑桥留学生。” 

 “但我更是华夏李奇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