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无尽震撼!量天尺!“只有它才能准确测量宇宙的尺度!”(第2页)

 “根据天文学家们的观察,有的造父变星的变光周期最短只有几个小时。” 

 “而有的最长甚至能有几年时间。” 

 “因此,每一颗造父变星的变光周期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非常稳定。” 

 “哈佛大学的勒维特女士,就对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产生了兴趣。” 

 “她想研究造父变星的变光周期和亮度之间的关系。” 

 “在拍摄了上千张照片后,她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规律。” 

 “这个规律在我看来是如此的重要,但是它在天文学界的被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 

 “勒维特女士发现:造父变星的变光周期越长,则其平均亮度越大。” 

 “这里的亮度指的是【视亮度】。” 

 “刚刚沙普利和柯蒂斯二人,所说的亮度,其实指的是视亮度。” 

 “也就是看起来有多亮。” 

 “比如,我们在一米的地方,和在十米的地方,看同样一根蜡烛的烛光。” 

 “那么我们看到的亮度肯定是不同的。” 

 “这种亮度就是蜡烛的视亮度,它是随着观察距离发生变化的。” 

 “有时也会因为气体尘埃等因素的遮挡,导致视亮度变化。” 

 “而蜡烛真正的亮度,就是它的【本征亮度】。” 

 “可以形象地理解为,肉眼和蜡烛的距离为零时,观察到的亮度。” 

 “那么假设现在,我们已经事先知道了某颗恒星的本征亮度。” 

 “接着,我们又通过望远镜,看到了这颗恒星的视亮度。” 

 “按照亮度与距离的衰减关系,就可以很容易得出该恒星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这就是标准烛光法的数学原理。” 

 “本征亮度越精确,则测出的距离越准确。” 

 “沙普利和柯蒂斯的问题就在于,他们无法找到已知本征亮度的恒星。” 

 “所以利用标准烛光法,测出来的数据就会有很大的误差。” 

 “而现在,造父变星弥补了这种缺陷。” 

 “我想到了这样一种方法。” 

 “现在已知有十几种造父变星。” 

 “可以采用视差法,来对这些已知的造父变星进行测距。” 

 “有了距离、视亮度,我们就能反向计算出这些造父变星的本征亮度。” 

 “然后,根据勒维特女士发现的规律,我们就能总结出造父变星的变光周期和本征亮度的关系。” 

 “我们会得到一个不变的系数。” 

 “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测量出了万有引力常数g。” 

 “这样一来,如果我们再发现新的造父变星,就能根据它的变光周期,知道它的本征亮度。” 

 “接着再通过测量出它的视亮度,最后就能算出造父变星离我们的距离了。”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我们精确地知道了恒星的本征亮度。” 

 “因此,测量出来的结果,比传统的烛光法更加可靠。” 

 “有了这种方法后,我们就能更准确地测量星云离地球的距离了。” 

 “只要我们能在旋涡星云中找到造父变星,就能直接算出它的距离。” 

 “从而证明,银河系是不是唯一的星系。” 

 “同样,利用这种方法,我们在银河系内找到造父变星,也能精准地测量银河系的直径了。” 

 “这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见解。” 

 “在我看来,造父变星的价值,被极大地低估了。” 

 “它才是真正的量天尺!” 

 “只有它才能准确地测量宇宙的尺度!” 

 静! 

 可怕的寂静! 

 整个大厅内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处于无尽的震撼之中。 

 每个人都张大了嘴巴,瞪大了双眼。 

 前排的天文学家们,此刻就和普通人一样。 

 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不知过去了多久。 

 轰! 

 仿佛十八级大地震一般,整个大厅内彻底疯狂了。 

 “哦!上帝啊!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量天尺!真是霸气侧漏的名字啊!” 

 “也只有布鲁斯教授才能取出这么有气魄的名字。” 

 “原来宇宙中还有这么奇怪的星星。” 

 “造父变星?这个名字真是与众不同啊!” 

 大多数的普通观众,都被李奇维的命名吸引了。 

 光凭这个名字,布鲁斯教授的方法就绝对错不了。 

 当然,本来也就不可能错。 

 因为李奇维的方法,其实也是标准烛光法的变种。 

 真正的核心,是造父变星这个特殊情况。 

 其实在场的很多人,并没有真正听懂李奇维的内容。 

 如果他们能听懂,那也不太可能是普通人了。 

 然而,这些都不影响众人的疯狂膜拜。 

 因为他们知道,既然布鲁斯教授敢这么霸气地说出来。 

 那就表明他有着绝对的自信。 

 普通人的信不信,难道还能比得上布鲁斯教授的自信吗? 

 所以,众人才欢呼了。 

 同时,李奇维的方法,也让这场辩论的含金量更上一层楼。 

 从精彩到震撼! 

 而且根据这个方法,在不久的将来,银河系的秘密就会被破解了。 

 宇宙岛理论 vs银河宇宙论! 

 孰对孰错,很快就能见分晓了。 

 亲眼目睹这样的天文学盛况,众人怎么能不激动呢。 

 如果说普通人的狂欢,是单纯的对这场辩论的激动。 

 那么,天文学家们,则是如朝圣一般! 

 因为布鲁斯教授,他凭空创造了一种新的天文学测距方法。 

 而且,比之前的所有方法,都要更好。 

 这简直是让所有天文学家欣喜若狂的事情。 

 造父变星! 

 量天尺! 

 它将开启一场新的天文学革命! 

 “上帝啊!真是太难以置信了!” 

 “布鲁斯教授竟然仅仅通过分析勒维特女士的论文,就能想出这样的方法。” 

 “他甚至都没有真正测量过一次天体的距离。” 

 “这难道就是《虫子》中描述的那种降维打击吗?” 

 “布鲁斯教授对于我们而言,简直和外星人无异,而且还是那种来自高级文明的外星人。” 

 人群之中,勒维特的脸上依然还残留着震惊。 

 但是很快,她的内心就充满了感动。 

 今天的她,是带着疼痛前来。 

 真实历史上,勒维特在明年年底,就会因为癌症去世。 

 在去世之前,她一直饱受病痛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