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你,去把强力干掉!”惊世课题!(第2页)
“那个.父亲这会不会有点太难了”
在老爸面前,他老老实实认怂,没什么丢人的。
李奇维笑了笑,说道:
“哈哈,放心,有为父在。”
“我已经有了一点思路,但是没有时间去深入思考,所以就想交给你了。”
“你要是害怕难,那我就给别人喽。”
哗!
李承道顿时一惊!
父亲既然已经有了方向,那他还怕个球啊!
就算是天书摆在面前,他也要搞明白。
于是,他连忙改口道:
“不不!”
“再大的困难我也能克服!”
“父亲,您就交给我吧!”
李奇维只是故意逗逗他,笑道:
“好。”
接着,他开始解释道:
“我在量子电动力学中,提出了电磁相互作用的模型,那就是两个带电粒子通过交换光子,从而产生相互作用。”
“这也是量子电动力学的核心思想。”
“那么,强力是不是类似的情况呢”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质子之间,质子和中子之间,中子和中子之间,它们的相互作用,有没有可能也是通过交换某种粒子实现的呢”
“你可以顺着这个思路研究下去。”
哗! 李承道心头震撼!
他很清楚,仅仅这几句话,要是传到物理学界,会引起何等的地震!
这绝对是当今世界对强力的最好和最前沿的预测!
而现在,父亲亲口告诉了他这个想法。
可以说,诺奖的大门就在眼前。
能不能推门进去,就看他自己的水平了。
这是父亲对他的考验,寄予了无限的期望。
此刻,李承道面色凝重,坚定地说道:
“父亲,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研究这个问题。”
李奇维满意地点点头。
这个课题的地位极其重要,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萌芽。
真实历史上,在狄拉克、海森堡等人创造出量子场论的思想后,顿时风靡物理学界。
三四十年代,正好强力和弱力也开始进入物理学家们的视野。
因此,很自然地,就有人想用量子场论来解释强力和弱力。
前面说过,标准模型中,解释强力的理论是量子色动力学,其核心是夸克。
但是在那个时代,夸克还没有被发现,量子色动力学不可能诞生。
因此,描述强力的是另外一种理论:介子理论,它就是量子色动力学的前身。
而介子理论的提出者,就是来自樱族的汤川秀树(小川秀树)。
他师从长冈半太郎和仁科芳雄,被誉为樱族年轻一代的物理天才。
1935年,28岁的汤川秀树,在樱族本国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名为“关于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
论文名字平平无奇,但内容却惊世骇俗。
在文章中,汤川秀树提出存在一种“介子”,它能传递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所谓核子,就是指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统称。
在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大家经常会听到各种“子”,它们都有着特殊的历史含义。
(具体而详细的解释会放在后面,现在是简单介绍)
在前期,标准模型还没有成型时,随着发现的粒子越来越多,物理学家们就把所有粒子分为两种:重子和轻子。
顾名思义,重子就是质量较大的粒子,比如质子、中子等。
轻子就是质量较小的粒子,比如电子、中微子等。
而汤川秀树从他的理论上计算出,传递强力的粒子,其质量是电子的273倍(质子质量是电子的1836倍)。
这个质量不大不小,因此他就称为“介子”,意思是介于重子和轻子之间的粒子。
介子理论一出,顿时震惊了物理学界。
很多实验物理学家都开始了寻找介子之路。
1936年,安德森在宇宙射线中发现了一种质量约为电子207倍的新粒子。
当时,他兴奋地以为这就是汤川秀树所预言的介子,毕竟质量差的不是特别多。
于是,他把这种粒子称为“u介子”。
但是很快,有人就发现,这个u介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极其微弱,它不可能传递强力。
后来证明,u介子确实不是介子,而是一种全新的轻子,于是被改名为“u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