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你,去把强力干掉!”惊世课题!(第3页)

 形象理解,u子就是大号的电子,是标准模型里61种基本粒子的一种。

 寻找介子的过程并没有停下。

 1947年,英国物理学家鲍威尔在宇宙射线中,终于发现了一种质量为电子273倍的新粒子。

 这个质量简直和理论计算的一模一样,并且这种新粒子与原子核会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

 很快,它就被证明了,就是汤川秀树所预言的介子,被命名为“π介子”。

 至此,汤川秀树的介子理论得到了公认,他也因此获得1949年的物理诺奖,成为樱族首个获得诺奖的人。

 而发现π介子的鲍威尔,也因此获得了1950年的物理诺奖。

 此外,π介子正式开启了粒子物理学分支,鲍威尔被称为粒子物理学之父。

 由此可见,介子理论的重要性。

 这时,有人会疑问了:

 “不对啊,之前不是说传递强力的是胶子吗”

 “怎么现在又变成了介子”

 这就是介子理论和量子色动力学的区别。

 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我们知道,每个质子或者中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

 质子和中子之所以能单个保持稳定,靠的就是三个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这里传递作用的粒子就是胶子。

 形象理解,三角形最稳定嘛。

 可以把胶子想象成光子那样的粒子,它没有质量。

 但有人疑问了:夸克在质子内部,那质子和质子之间的吸引力,也就是强力是在外部的,夸克怎么影响

 情况是这样的。

 夸克之间的作用,会产生一种“逸散效应”。

 即,这种力会渗透到质子外面很小一段距离,也正好就是强力的作用范围。

 正是因为这逸散出的部分力,才牢牢地把质子和中子全部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强力的作用。

 而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介子。

 因此,汤川秀树的介子理论,本质上描述的是胶子在传递强力时,逸散出的那部分力。

 所以,它是量子色动力学的基础。

 毕竟,在汤川秀树那个时期,还没有夸克,他只能从质子和中子这个整体去考虑强力的传递。

 即便最后被量子色动力学取代,但不管怎么说,介子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是因为它的出现,粒子物理才开始飞速发展,各种新理论和现象层出不穷。

 至于弱力,则是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因为弱力是单个中子或质子内部的现象,所以与强力有很大的不同。

 此刻,李奇维交给老大的课题,就是汤川秀树的介子理论。

 一旦李承道能攻克这个难题,他将瞬间成为顶尖物理学家。

 父亲的名字将不再是他的压力,而是传承与荣誉!

 汤川秀树:你们父子情深,有人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李承道从父亲的眼神中,看到了期望和宠爱。

 他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浑身都充满了干劲,恨不得一天能只睡2小时就好了。

 有了目标后,整个人的精气神完全不一样。

 李奇维看出了他的兴奋,笑着劝说道:

 “不要急,慢慢来。”

 “这其中用到的数学知识可能会比较深奥。”

 “你需要在课外拓展自己的数学水平。”

 通过这些天的了解,他认为李承道的数学还是差了点。

 “这也是一个优秀理论物理学家的必经之路。”

 “可以多向你的五师师兄请教,他的数学功底非常好,足以当你的老师。”

 李承道用力地点点头。

 论学术研究起点,他号称第二,全世界都没人敢号称第一。

 他并不是迂腐之辈,放着金山不用。

 “不过,钱师兄最近很忙,我也不会随意去打扰他。”

 李奇维嗯了一声。

 “前期一定要自己摸索,再难也不要放弃。”

 “只有实在没有头绪时,才需要请教,那样也是最有效果的。”

 “如果五师也不会,就来找我。”

 李奇维就这样手把手,一点一滴地传授给李承道经验。

 他相信对方一定能突破自己的局限!

 “道儿,我很好看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