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一家人朝相同目标努力(第2页)
要想预判三位大人会问什么话,如何回答,就必须先了解他们的职责所在。
县太爷是主审,能不能修、通不通过,最终是由他拍案决定。
县丞负责修路工程,会询问修路石料、人力、钱款等问题。
典史负责治安防治,会询问村民意愿、矛盾冲突规避问题。
修路皆因收购笋干发起,郑则便想到签订的契约:“修路换取的笋干收购权契约,是否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樵歌沟三人也看向这位讼师。
徐浩正点头,他从一堆纸张里找出契约,说:“上面虽写'出钱修路换笋干独家收购权',但回答千万不可提起这些字眼,回答过于露骨,会被扣上'盘剥乡民'的帽子。”
“县令极有可能发难,确认你的修路动机......”
修路案在后日早上开堂审理。今晚徐浩正与几人一同详细分析案子,且写下三位大人可能发难询问的问题,作出回答后整理。
次日一早开始,他扮做审问人,逐一向四人询问,不停练习回答。
周爹帮不上忙,便尽心尽力给大伙儿点吃食、上茶水,全程在一旁陪同。
郑则在镇上为开堂审核做准备,周舟留在家陪三位长辈。
新房堂屋仍旧空空荡荡,周娘亲今日却从郑老爹那借来丈杆木尺,在堂屋一侧选出个好位置开始量尺寸。
周舟不明所以,但听话走进爹娘屋里找出簿册和笔杆,“娘亲,你让我记什么呀?”
“记下做桌子尺寸,到时让你爹爹去下河村订做佛台。”周娘亲回头说道。
佛台,啊佛台,周舟认真记下,开始愁了。他还没能去香积寺还愿呢!好多钱、好多米、好多香油……
如今郑则穷,爹爹更穷!
他抱住娘亲手臂,难为情地说:“娘亲,现在还没法请佛像回家......”
周娘亲摸摸儿子脸蛋,“娘知道,娘就是想做点事,提前准备也好。”
她一早起来已经在心里念了不知几次佛祖保佑,观音娘娘保佑。没有佛台佛像,心里空落落地。
等周娘亲量完,周舟抱着木尺和丈杆回家。家中堂屋烟雾缭绕,郑大娘认真往供台摆吃食贡品,她朝周舟递了根香说:“来,粥粥,咱们给祖宗拜拜,求他们保佑郑则做事顺利。”
帮不上忙时,求神拜佛是最好的祝福。
一家人朝相同目标努力。
七月十九日,清晨。
卯时正刻,县衙点卯。辰时初刻,郑则和岳全勇四人进入县衙大堂前院西侧的班房,静坐等候。
修路案于辰时正刻开堂,目前其他案子在审。
刘疙瘩和毛墩子揣手坐一旁,没一会儿又站起来走动。
讼师说了,他们二人不一定上堂,若需上堂审问,典史所问问题熟悉,就按昨日练习回答,问题不熟悉,该说什么说什么。
两人暗自鼓劲儿,好赖他们都懂!
阿勇村长嘴唇发白,坐立不安。他紧紧挨着郑则,似乎挨着他就能好受些,心跳渐缓后他说:“县衙官差上工可真早啊......幸好没吃早饭,不然我这会儿就得吐了。”
郑则听到大堂传来惊堂木声响,心不在焉地敷衍:“嗯。”
此修路案他是事主,讼师昨晚睡前尽心尽力再给他分析一遍案子,需谨慎回答的地方他已烂熟于心。
郑则也紧张,但在承受范围内。
刚刚与家人在外头匆忙说了几句话,周舟小脸苍白,瞧着比他紧张,只来得及拉住自己悄声说:“我给祖宗连烧了三天香,今早出门都没忘,一定能成的!”
郑则呼出胸中浊气,终于转头与阿勇村长说话:“坚持,别吐,审完再吐。”
怎么突然这么认真,阿勇村长努力克制:“......成。”
周舟和长辈们站在大堂西廊木栅栏后边,观望审案。孟辛和鲁康也在,两人正努力伸脖子往里瞧。
两名带刀衙役各站一遍边守住木栅栏,以防围观百姓闯进大堂。
周爹和讼师徐浩闲聊,他扶着石狮子担忧道:“这起得也太早了,官员睡醒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