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大师挽留尹德芳(第2页)
现在的尹德芳,他的银壶一片造技艺技法基本成熟,他完全可以回到浙江,独当一面,开一家银匠工坊,开馆收徒授艺,把银壶一片造技术发扬光大。
不过,寸祖仁大师觉得,要培养一个真正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实属不易。他必须和盘托出自己最核心的银壶制作知识,制作理论,制作技能技法和工艺银壶世界的人情世故。他真诚地告诫尹德芳,说尹德芳还有一段很长的艰难的路要走。
大师寸祖仁认为,自己当年在西藏八年多的时间,才悟透银壶技艺和文化的真正内涵。尹德芳必须拓宽眼界,见多才能识广,还需要时间沉淀,他的技艺才能做到厚积薄发。
尹德芳还需进一步了解西藏的银壶制作技艺技法和日本的工艺银壶制作技艺。还必须了解西藏藏族人的文化和历史以及日本工艺银壶的传承历史和文化。当然,还有欧洲地区,远东地区使用银器的一些历史和文化。
只有了解更多的银壶制作技艺,了解世界工艺银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银壶高端的客户要有一个精准的定位,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工艺银壶市场的走向。
做工艺银壶,不仅仅为了一门技艺,更重要的是把这么技艺传承下去。工艺银壶制作技艺传承下去之前,首先是自己的银壶工坊必须有活下去的资本。
工艺银壶工坊要活下,必须有一定的产量,必须有一定的订单。当然,首先是必须保证工艺银壶的知名度,工艺银壶的艺术的高水准。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以及欣赏价值。
工艺银壶要讲质量,又要讲产量,这里面有一些矛盾。因为,纯手工银壶一片造,需要一定的时间打磨。如果没有时间打磨,工艺银壶的质量肯定大大折扣,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就很难保证。
一把质量上乘的一片造工艺银壶,银壶本身的质量,工艺水平决定其价格高低。
如果银匠学徒工和熟练银匠数量足够多,产量也是可以提升的,质量也是可以保证的。但是,要造出大师级的工艺银壶,非得是大师级的银匠师傅不可。
大师级的银匠师傅,一定有较高的银壶制作水平和绘画技艺。锻造银壶需要功底,绘画需要功底,这两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