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大师挽留尹德芳(第3页)
工艺银壶制作这个行业,银壶制作技艺和绘画技艺都有天赋的银匠,少之又少。两种技能天赋都很高的,可以这样用数字来说明,每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挑不出十个,这个概率相当的低,百万分之一。
一个一百万人口的中小城市,能够出一个大师级的银匠就很不错了。
这段时间,因为尹德芳的到来,给寸祖仁大师的银匠工坊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他的手打造的一片造银壶,成为更多的顾客的首选。
而且,很多工艺银壶藏家和爱好者,点名要他制
作的工艺银壶,这让寸祖仁大师的银匠工坊赢得了更多的声誉。
近段时间,大量的工艺银壶订单,还源源不断地向工坊砸来,寸祖仁也是来者不拒,照单全部收下。
因为寸祖仁现在有一定的底气,这个底气就是爱徒尹德芳和侄儿寸德光给他的。
这两个徒弟,现在成了寸祖仁银匠工坊的顶梁柱,他们一个顶俩,而且只要经过他们两人把关的工艺银壶,质量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和瑕疵。
随着订单越来越多,预定的订单已经排到两年之后,寸祖仁大师是又惊又喜。当然,他也有很多忧虑。这么大的订单量,怎么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呢?
是怪自己太贪婪,还是自己银匠工坊制作的工艺银壶,的确赢得了市场青睐呢?
现在,寸祖仁银匠工坊主要是靠尹德芳领衔。他和寸德光二人通力合作,加班加点赶制新的银壶胚胎。
加上寸祖仁大师的激励机制,银匠学徒工们热情高涨。有的银匠工坊工作人员,他们甚至愿意转变角色,从工坊员工,变成一名银匠学徒工。
整个银匠工坊,灯火通明,热闹非凡。这可喜的变化,让寸祖仁大师非常高兴。
尹德芳任劳任怨,带领师兄弟们加班加点,保质保量,要尽早完成工艺银壶订单任务。
反正一句话,哪怕拿出股份让给尹德芳,寸祖仁大师都愿意,甚至愿意长期把尹德芳留在自己的银匠工坊里。
但是,尹德芳的志向不在于此,他肯定想回到他的故乡浙江,创造出一片属于他自己的工艺银壶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