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初识非遗传承人(第2页)
“才旦次仁,不是师傅说你,你要努力学习文化,不然你以后啊,连这样的申请表都不会填。”
没有文化,这是才旦次仁最大的短板。虽然他有极高的绘画天赋,但他不认识几个字,想要取得极大的成就,特别艰难。
才旦次仁自己也知道,没有文化,不识字,他学什么都比较慢。他虽然现在学会了查字典,也能够识别和掌握一些汉字。但是,银器制作,需要方方面面的知识储备。
才旦次仁认识的字特别有限,还是制约他向更高的艺术高峰攀登。
因为银匠老头儿的年纪,也是越来越大,精力也是越来越力不从心。他在给才旦次仁讲解银器制作技艺的要领时候,总是一背的汗水。老银匠自己知道,这是一身虚汗,他的身体大不如前,甚至每况愈下。
尹德芳接过师傅递过来的文件,他认真地阅览起来。
这是当地的一份文件,由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发布的。内容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尹德芳侧重看了文件里面的申报条件。申报人必须具备某项非遗项目核心技艺,在当地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和影响力,能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而且必须是德艺双馨的人才。
申请人已在本区域内,从事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相关工作满十年以上。
尹德芳从事银器制作技艺,满打满算,还不到两年整。显然,从年限上看,他不够格评这个非遗传承人。
考评条件,综合评定得分在85分以上者为优秀。每年获评人数不超过20人,获评奖励金额为每年每人2000元。综合评定60分以下者不合格。
不过,有这个信息之后,让他看到未来实现梦想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他继续从事银器制作,他也能评上银器制作非遗传承人。
看完文件之后,尹德芳把文件还给老银匠,他问老银匠道:“师傅,您就是银器制作的非遗传承人吧?”
一听徒弟尹德芳的问题,把老银匠逗得哈哈大笑,他自豪地说道:
“哈哈哈哈,为师当银器制做非遗传承人很多年了。师傅也希望你们以后,都是银器制作的非遗传承人。
当然,这个是你们以后的奋斗目标,需要在银器制作领域里,在这个行业里多年的滚摸爬打,需要技术和知识的沉甸,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的当上非遗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