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银匠不会下蛊的土司

第249章 拒绝师傅的股份

 第249章 拒绝师傅的股份 

 古往今来,一个在社会上非常有成就的人,有名望的人。 

 在没有发迹之前,绝对不会贪恋任何小便宜,抑或希望一夜暴富,甚至是大富大贵。 

 古语讲,一个家族要发达,穷的家庭经商,富的家庭做官。这有一定的道理。对尹德芳来说,他出生在一个小五金作坊家庭。 

 他属于穷人行列,理应经商。他偏偏不爱经商,希望当一名老实本的银匠。 

 一个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尹德芳觉得自己也不是经商的料,也不是做官的料。经商的事情,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在做。兄弟俩都在办厂,而且办得风生水起,他就不去瞎掺和了。 

 尹德芳觉得,每一个人的追求不同。物质的东西只是暂时的;精神的东西才是永恒的,当精神抵达一定高度时,精神文明就能转化为物质文明。追求艺术,这是一条不归路。别人认为追求艺术的人,多半都有些疯癫症状。 

 做工艺银壶,也是跟艺术沾边的。有些时候,必须有艺术创意,一把工艺银壶才能走上艺术的巅峰。 

 老银匠想留住自己的得意门生,给尹德芳那么丰厚的加盟大单,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可以看出,老银匠也是舍得下血本。看来,他也非常爱才的。 

 据尹德芳粗略的估计,如果自己答应老银匠,这些股份,折合成现金的话,也得有大几十万。 

 在新千里左右,在尹德芳的故乡,一套90平米左右的房子,也不过十来万二十万的样子。 

 这些股份,如果换成现金的话,尹德芳完全可以在市区买两套房子了。 

 尹德芳竟然抵挡住了这极致的诱惑,他为何能抵挡住这极致的诱惑呢? 

 原因在于,尹德芳对自己现在的银匠手艺自信。如果他亲自打造一把工艺银壶,绝对不愁卖,而且肯定是一件难求。 

 在河南济源的时候,他已经初步证实了自己制作工艺银壶的能力;在云南时,又进一步证实了自己的实力,特别是那一把紫阳花大银壶,工艺价值极高; 

 在西藏学的银器制作技艺,镂空雕刻工艺,鎏金工艺,景泰蓝工艺,一片造锻造技艺。可以说他学到了最全面,最精湛的银壶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