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银匠不会下蛊的土司

第249章 拒绝师傅的股份(第2页)

 他现在对自己的技艺更加自信。现在这把《繁盛如斯》大银器已经完全完工,做功精湛而细腻,艺术价值无法估量。 

 而且,这把大银壶法器,一经交货,先是在西藏地区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后来经过省级,国家级的电视台记者,报刊媒体记者进一步深挖,新闻报道。 

 许多人对这把大银壶法器,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兴趣,都恨不得第一时间来到布达拉宫,亲自一睹这把被宣传得神乎其乎的大银壶法器的风采。 

 尹德芳已经学会了老银匠手中所有的技艺,而且还做到了青出于蓝胜于蓝。老银匠再没有任何技艺,可以教授尹德芳了。 

 如果老银匠再加大力度,除了股份之外,再给他一些时间自由,估计尹德芳很快就要缴械投降了。 

 如果老银匠给他更多的假期诱惑,比如一个月可以有一个星期的假期,尹德芳肯定直接缴械投降!但是,这绝对不可能,因为任何一把银壶,都需要时间积累。没有时间保证,一把工艺水准高的银壶肯定出不来。 

 任何一个普通的人,在这极大的诱惑面前,超出自己承受的范围和阈值,那肯定沦陷在猎人预设的陷阱里。 

 老银匠虽然不是猎人,尹德芳也不是猎物。但是,双方所处的位置和情形,和这差不了多少。 

 在老银匠的内心里,尹德芳和才旦次仁两个爱徒,高徒。他们好比一个是卧龙,一个是凤雏。得到他们其中任何一个,就能在银器打天下。 

 本来人生三十而立。坐在火车上毫无睡意,三十岁的尹德芳觉,他得自己现在一事无成。 

 兜兜转转,现在又回到了自己出发的起点。从零开始,他觉得,先不要盲目扩大工坊,就在尹老爷子原来那爿小五金店里立足。等资金多起来的时候,再找一间像样的五金工坊。 

 他望着窗外不同的风景,高山和平原风景完全不同。高山总是起起伏伏,和人生特别像,人生也是起起伏伏的。 

 而平原呢,总是一马平川,平原地区,多半是富庶之地,产粮多。但是,平原也不是说一切都好,发洪水时,很难堵住洪水,稍不注意就水漫金山。如果在平原,想找一个避风的地方,也是很难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