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3页)
好一会儿才对康熙做起了机会教育:“看见了吧?弱国无外交。明明是咱们跟倭子国之间的事情,李氏朝鲜那边却成了最大、最可怜的炮灰。”
“事实证明,落后就是要挨打。咱们得引以为戒,时刻不忘发展,莫重蹈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覆辙……”
她没说,但康熙怎么看怎么觉得她脸上就写满了‘别再沉浸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错过了最好也最迅速的发展阶段,别再受历史上的那些屈辱’之类的忠告。
让他当即肃容正色,认认真真地给她行了一礼:“您的谆谆教诲,玄烨都记住了。”
“日后教育后辈儿孙的时候,也会慎之戒之,绝不让自己成为李氏朝鲜第二。”
如意笑:“对咯~”
“就是要这样,善于学习,善于借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说完之后她又拿起前线战报,细问康熙对李氏朝鲜怎么个处理方法。
康熙沉吟:“对倭子国下那般狠手,都是因为您在下面瞧见了他们对咱们王朝末期的种种暴行,说一句血海深仇都不为过。那自然而然的,怎么报复都合情合理。可这李氏朝鲜……”
沿用明朝年号,设坛祭祀明朝皇帝,还在他们那个什么李朝实录里边抹黑他。
桩桩件件说起来,可恶是可恶,但也没到倭子国那个度。
再说人家为了帮他们剿灭倭子国,连国王都亲自上阵了。几场交战下来,损失正经惨重呢。任谁看,那也是个忠心耿耿的好藩属国。
若行事太过,就有难免有卸磨杀驴之嫌,也容易让其它藩属国畏惧惶恐。
所以……
受伤最大的康熙想了又想,不得不拿出最宽容的姿态来:“若战事结束,他们愿意去国号,成为大清一省,那就既往不咎了吧。”
得到消息的朝鲜国王李焞欲哭无泪:这意思就是,但凡他表示出丝毫不乐意来,这还是要咎一咎的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