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王凡的技术总结(第2页)
宋哲宗元祐四年,苏轼来到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一带大雨不止,太湖泛滥,庄稼大片被淹。
苏轼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带的人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他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谢苏轼,人人都夸他是个贤明的父母官。
听说他在徐州、黄州时最喜欢吃猪肉,于是到过年的时候,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收到后,便指点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大家吃后都觉得这肉奇香无比,把他送来的肉都亲切地称为“东坡肉”。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首诗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的,也是湖北这道名菜的由来。
皮薄肉厚的猪五,用火枪把猪皮仔细的烧一遍,猪皮直接就被烧的黢黑。
把黢黑的一层用刀子刮掉,就露出了里面淡金色的猪肉皮。
边边角角修整好后切成大小几乎一致的四方肉块。
拿出砂锅,铺上一层竹子篦子,再铺一层小香葱和一些去了皮的姜片,切成方块的五肉皮朝下摆在香葱上,雕酒、冰、酱油、加水没过肉后便直接炖了起来。
“一般要炖一个半小时才行,但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就做调整,等到快熟的时候我告诉你们是什么味道,闻到这个味道的时候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王凡一边说一边拿起雪梨,仔仔细细的把皮削干净,然后切掉雪梨中间偏上的屁股部位,用勺子跟雪梨说了点掏心窝子的话。
雪梨显然是听进去了,直接为王凡腾出来一个大空肚子。
温水浸泡30分钟的干百合10克,冰20克,枸杞5克,大枣5克,放到雪梨的肚子里,这里一般是再放一些温水进去,王凡却是用掏出来的梨肉简单煮了点梨水,等温度降低一些后用的梨水,这样在做出来以后滋味会更足一些,而且也能避免浪费。
王凡一共做了3个雪梨,如果只做一个的话,半道出点什么问题都没个应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