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八公山豆腐宴(第3页)
张嘴一吸,薄如蝉翼的豆皮就在齿间散开,细腻滑嫩的触感仿佛在舌尖上跳舞一样。
紧接著,豆香在口腔中瀰漫开来,伴隨著微微的清甜,咀嚼几下,嫩滑而又有些韧性的豆皮,便与牙齿巧妙地周旋起来“哇,这个感觉好奇妙,而且香味特別浓郁,就像是浓缩了整碗豆浆的精华。”
说完她也把自己碗里凝结出的豆皮餵给了王凡。
豆皮王凡就又將目光对准了那道菊豆腐。
顾名思义,这道菜就是將豆腐块切成菊的样子,並淋入高汤,理论上来说这道菜属於淮扬菜,做法跟文思豆腐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个豆腐切的比较粗,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这样,端起碗来一闻,一股浓浓的鸡油香味扑鼻而来,一闻就知道至少是两年以上的老母鸡,那股香味可做不得假,估计是附近老乡自家养的。
不得不说这家店的用料是真的扎实,这一份18块钱有这种年份的鸡汤打底,
那还真就不算贵。
留一勺送进嘴里,浓郁醇厚的鸡汤鲜味就直接在味蕾上炸开。
鸡汤经过长时间熬製,每一滴都凝聚著鸡肉间脂肪的精华,鲜香四溢带著微微的甘甜,暖融融地滑过喉咙直达胃里。
豆腐菊虽然切的粗獷了一些,但是架不住豆腐嫩如凝脂,轻抿即化,细腻爽滑的质感如同雪在舌尖消融,每一丝豆腐都饱含著鸡汤的鲜美。
“这种品质的豆腐真的是怎么做怎么好吃,根本就没有踩雷那一说。”
一口喝掉半碗鸡汤,王凡也忍不住感嘆起来:“豆腐之乡真不是闹的。”
吃饱喝足两人也没有久留,王凡已经忍不住想要回去试试亲手製作八公山豆腐,他早早的就已经泡上了黄豆。
把泡好的黄豆清洗几遍,把那些养鱼不喝水的黄豆挑出来,再拿出自己以前的小碾子把黄豆碾成豆浆。
虽然现在的破壁机也非常好用,但王凡依旧喜欢用这种原始的工具,这不是他有受虐倾向,而是这样一来,他才能够用100目的筛子,筛选出他最喜欢的豆浆口感。
豆浆筛选出来还要煮开。
“老板,我看舌尖上的华夏说这一步主要目的是杀菌,是不是这样”
卓倩倩一边看著一个几年前特別火的纪录片,一边好奇的问王凡。
王凡回道:“不完全,確实可以杀菌,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下一步的『点脑”做准备,在温度刚刚合適的时候,加入浓度刚刚好的石棵仔,再加上高而匀的搅拌,才能做出来最嫩滑的豆腐。”
“啊官媒的纪录片也没那么严谨嘛。”
王凡笑了笑:“这些东西有些人会做不会说,他们採访的那位可能就属於这种情况吧。”
说完就用大支的手法,將一盆石棵仔衝进了锅里,接厂快速而匀称的搅拌,让每一滴豆浆都能够跟石棵仔相遇。
卓倩倩忽然感觉王凡的脑袋凑了过来,顺势把手机往王凡这边挪了挪。
王凡看厂视频里的讲解不由笑了起来:“果然外行碰见了不会说的是真不行,这纪录片里非常重要的『蹲脑』步骤都没有。”
“啥是蹲脑”
卓倩倩非常好奇。
王凡指指自己:“我现在这样就叫蹲脑,说白了就是放厂豆腐杂搭理它,刚刚点脑的豆浆是不连续、不均匀的,需要静置一段时间。”
“懂了!肽任与肽任间及肽任与仔分子间的次级键调整,使工络形犹均匀有序的立体结构。这一过程不宜震动,因为形犹的凝胶工络强度小,容易受外头作用而破坏。通常需要静置10-15分钟,以確驶蛋白质工络结构能够充分形犹对吧”
卓倩倩兴奋的反问道。
“额——对吧”
王凡懵逼的看著她,她说的每一个字自己都懂,但连到一起后是真的完全没明白。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还是蛮大的哈!
王凡不由再次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