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啥刀削麵能值35块钱啊?(第2页)

这才是打工仔该有的態度!

不过该说不说,这股味道还真是香甜,是欢迎我们特意准备的小吃吗

就在他们猜测时,就看见王凡握住铁锅的耳朵开始顛炒,锅里的肉丁隨著铁锅的动作腾空,油光致致的金黄色肉粒旋转、跳跃,又最终落回锅里。

他的炒制很有节奏,每翻炒10次就会停顿3秒,锅內的水汽就会趁著这个间隙充分蒸发。

臊子

这股跟爆米一样的气味是炒臊子释放出来的

一群人嘴巴已经张成“0”型,完全没有办法把两种东西联想到一起。

王凡依次端起三个碗扣进锅里,郫县豆瓣酱、黄豆酱和甜麵酱都是提前调配好的比例,三种酱料进锅,180度的温度也降低到了140度,酱料与油脂交融,水包油乳液便缓缓形成,原本的蟹眼泡也再次缩小,变得更加密集。

隨著炒制的进行,豆瓣酱中的辣椒红素完成神秘转化,锅內的顏色也由暗红转为亮红,金黄色的肉块被这顏色一染,整体看上去变得更加诱人。

王凡开始往锅里加高汤,相对於锅的容量和臊子的分量来说,高汤加的並不多,等到锅开以后他就转成了小火。

他的手边还有另外一个大桶,里面是从昨晚就开始燉煮的汤底,闻著那鲜香的味道王凡估摸著可以和臊子一起出锅。

此时的麵团也已经醒好,拿起一个麵团放到右小臂上后,左手也拿起了削麵专用的弧形铁片。

“哎呦”

这一幕著实让车外的食客们眼前一亮,同时也大感异。

这种弧形铁片只有老店老师傅才会用,现在有很多专用的刀具作为替代,相比传统的铁片更安全也更好控制。

“这种铁片可不是那么好控制的,王老板他会用”

“不会削的一根粗一根细吧那乐子可就大了。”

“削麵可是可考验功力的,当著那么多人的面他都敢秀一手他要是真削我高低得给他点个讚。”

在食客小声討论时,王凡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並缓缓吐出,接著目光一凝,手中弧形铁片瞬间斜斜的切入麵团当中!

“嘶,王老板放技能都没前摇的吗起手就开大”


“请开始你的表演!”

王凡的手腕猛然动了起来,手腕像拉二胡的琴弓般绷出柔韧的弧度。

弧形铁片贴著发酵好的麵团快速滑动,刀刃与麵团表面形成个微妙的夹角。削麵对角度的要求很高,若是完全垂直,削出的面片会像门帘般直挺挺垂落;如果角度太平,又容易黏在刀口甩不出去。这分寸全凭掌心传来的阻力和经验来判断。

刀锋吃进麵团半厘米,王凡能感觉到虎口那细密的震颤,就像刀刃在切割千层酥皮。

“慢、快、快、快—慢、快、快、快—臥槽”

“这么专业的吗我甚至觉得他比我们楼下那位三十年的老师傅手艺都要正宗”

食客们的惊嘆声开始不停响起,实在是王凡的操作让他们感觉无比惊讶。

削麵的节奏讲究“三快一慢”:扬腕要快,像甩开浸了水的鞭子;回刀要快,刀背擦著麵团表面滑过,带起细碎的麵粉雪;甩面更要快,削下的面片得乘著惯性飞向沸水锅。

唯独下刀那瞬间要略作停顿,让麵团纤维在刀刃下自然断裂,这样断面才会形成天然的稜角。

经验极其丰富的的老师傅削麵时,麵团表面甚至会留下鱼鳞状的纹路,每片削痕间距不过韭菜叶宽,层层叠叠如风吹麦浪。

如果这是一位四五十岁的老师傅削出来的,大家也不会太过惊讶,但王凡的年纪都还没人家的工龄长,甚至他主业还一直都是红案,这白案的功力怎么也能那么深厚

削麵这个功夫,王凡练习时长足有20分钟。

他拥有绝对身体掌控技能,20分钟足以让他比绝大多数专业师傅更加专业。

一条一条面片跟麵团分离,在空中画出优美的弧度后,便稳稳的落在开水锅中。

右手托著麵团,王凡掌心的温度把麵团表层烘得微微发黏,食指与中指卡在麵团底部,每削三刀就逆时针转动一下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