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平遥古城

第756章-平遥古城

“山西,是太行山以西,又因为在黄河以东,所以又叫河东地区。这里是华夏农耕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对於整个华夏文明来说都是必不可缺的。这里是华夏最初的政治中心,也因此成了后来的兵家必爭之地。如果没有了山西,上下五千年歷史至少要失去两千五百年,全唐诗可能要刪减5000多首。”

去古城玩你就必须得请个导游,有导游和没导游你就感觉玩的是两个地方一样。

有卓倩倩在王凡自然不用请导游,她的脑子里就好像装著一台超级ai电脑。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他们两人就已经站在平遥城墙的迎薰门下。

阳光下斑驳的青砖,像一轴被岁月浸染的神秘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脚下踩著三丈宽的青石板路,上面是明清商队用数百年时光磨出的包浆,每一道车辙都藏著普商天下的过往。

王凡现在也有了身为脚替的自觉,刚一到地方就把直播打开了,只是这种古建筑的直播效果並不是很好,尤其是隔著屏幕看根本就感觉不到那种歷史厚重感。

但架不住有讲解。

“大禹治水的龙门山,伏羲画卦的人祖山,尧舜禪让的尧王台,很多很多的神话故事都是从这里展开的。至於这里,是全华夏最大的县级的礼制建筑群,而且述是最完整的,这主要是因为当年穷的没钱拆,要不然估计也保留不了这么完整。”

卓倩倩清脆爽朗的声音在城墙间迴荡,有一种让人不自觉就认真听讲的魔力“我就觉得以前给我上歷史课的老师,如果都是老板娘这样的,那歷史这门课我高低也能提个20分。”

“本来看著是没什么感觉,让老板娘这一讲解就感觉有意思起来了。”

两人的自的不是直播带货,跟直播间里的互动並不多,算是王凡给粉丝髮的一种福利。

两人漫无自的的閒逛,便走到了日升昌票號褪色的朱漆门前。

“道光三年也就是1823年的某个清晨,华夏第一张匯票就在这里诞生。”

接著逛到了县衙,上午这里竟然还有表演,走到县衙仪门前的“申明亭“里,有白髮老者正在说书。县衙內惊堂木响起,演员尽心尽力的在重现著明清两代县令在此调解民事纠纷的场景。

走到牢狱遗址,低矮的牢房不足五尺,从墙上铁链锈跡中,似乎依稀还能看见囚犯挣扎的痕跡,刑具陈列室里冰冷的虎头泛著幽光,让人脊背发凉。

南大街的漆器店里,头髮已经全白的老师傅正在给首饰盒描金,这顿时吸引了两人的目光。

老师傅年纪虽大手却很稳,猪血与砖灰调成的底料在雕木胎上层层堆砌,

金箔在生漆將干未乾时贴上,这种传承千年的“平遥推光“技艺,让木器表面泛起镜面般的光泽。

转角处的醋坊飘来阵阵醇香,大瓮里正在发酵的老陈醋泛起琥珀色的涟漪。

掌柜留起一勺陈醋,醋液拉出的细丝在空中久久不断。

这里卖饭的还挺多的,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一些网红餐厅,就连本地特色都不多,转了一圈也没有什么想吃的,索性垫了点零食,等著晚上由王凡亲自掌勺。

平遥古城真的是超级大,直到夕阳西下两人才逛了不到一半,夕阳把市楼的金顶染成暖橘色,看上去比白天还要艷丽儿分。

西大街的百年茶馆亮起了灯笼,两人走进茶馆坐定,穿著对襟衫的茶博士,

手持长嘴铜壶划出优美的弧线,沸水落在茶碗里,冲开八宝茶里的枸杞与红枣,

水汽氮氬中传来普胡悠扬的旋律。

“这些伙计们还是挺敬业的,还真有点古人风雅那味儿了。”

王凡对这种环境还挺感兴趣的,直到喝了两壶水才走。

最后登上城墙的时候,暮鼓刚刚敲响。

从城墙上俯瞰城內明清院落,屋瓦连绵如灰色海浪。东南角魁星楼飞檐下的铜铃隨风轻响,天上和护城河里的明月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