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激光炮

第116章激光炮

李青松此刻已经掌握了电磁炮技术。但用于拦截的电磁炮,和用于进攻的电磁炮又是两种东西。

进攻电磁炮追求杀伤力,弹丸要尽可能的大,速度要尽可能的快。至于射速,当然也是越高越好,但要求却没有那么高。

而防御电磁炮的要求则是,弹丸要尽可能的小——只需要将来袭的电磁炮弹丸轨道撞击的哪怕仅仅只偏离一厘米,经过漫长的路途之后,它也会和原有轨道偏离极大,导致无法撞击到飞船上,而这并不需要太大的动能,所以弹丸造那么大做什么

反而是小了,才能携带更多。

出膛速度的要求其实也不高,无需达到动辄每秒钟十几公里以上的速度。

每秒钟几公里,甚至于每秒钟一公里以下,也不是不能接受。

己方毕竟是拦截,只需要提前计算好弹丸轨道,较低的速度也能刚好撞击到高速弹丸身上。

防御电磁炮对弹丸质量、出膛速度要求不高,反而是对射速要求极高。

极端情况下,防御电磁炮甚至要能做到在一秒钟之内便击发出成百上千颗弹丸。因为太空战场之中,谁能确定下一刻有多少枚弹丸朝着自己飞过来

遵循这种设计思路,在原有的电磁炮之上,李青松采取了大量的改进措施,最终造出了一种炮管仅有两米,直径仅有10厘米,最高出膛速度仅有两公里每秒——连一些出膛速度高的火药枪子弹都比不上的小型电磁炮。

这种电磁炮发射的弹丸更是小到了极致。最轻的一种弹丸,质量仅有2毫克左右,大约相当于一支圆珠笔笔芯小钢珠的重量。

就算它的出膛速度高达2000米每秒,它具备的动能也仅有区区几焦而已,但没关系,只要能给目标弹丸造成哪怕仅仅一厘米的轨道偏移就已经足够。

极轻的质量,让一艘战舰便可以携带极大量的这种弹丸。毕竟就算足足50万颗这种弹丸,总质量也才一公斤而已。

完成了多种型号的防御电磁炮的开发,李青松转而将注意力放到了激光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