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彩虹之门
第116章 激光炮(第3页)
按照之前的规划,李青松开发的激光炮具备两个大的系列,一个系列是防御,一个系列是进攻。
每一个大系列之下,又依据激光的功率、波长等,分成了众多型号。
此刻,李青松便展开了一场高能进攻激光炮的实验。
在距离木卫三一千公里的高空,一艘已经退役的水星级战舰正在静静航行。
虽然已经退役,技术已经落后,但它的装甲材料仍旧较为先进,且极为厚重。
它甚至在高射速机枪的持续轰击下都不被击穿。
但此刻,间隔一千公里,来自于木卫三地表的一束激光照射在了它装甲之上。
这束激光的初始横截面仅有3平方厘米左右。此刻传输了一千公里距离,横截面积也仅仅只增大了一倍,变为了6平方厘米。
虽然面积扩大了一倍,单位面积受到的能量降低一半,但因为初始能量足够高的缘故,此刻的它仍旧具备极高的杀伤力。
在激光照射之下,仅仅几秒钟时间而已,飞船装甲上的金属材料就已经开始沸腾爆炸,持续十几秒钟时间后,周边的装甲材料也因为这里的变化而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性能大幅下降,防护能力极度降低。
持续半分钟后,那厚重的装甲更是被直接烧穿。于是内部大量的气体便泄露出来,整艘飞船也因为这贯穿伤害而失去了动力。
综合评估一下,李青松得出了结论。
“船载实战化激光炮的功率无法做到这么高。综合来看,船载最大型的激光炮大约能在三千公里范围内保持一定的杀伤力,超过三千公里就没什么作用了。
很好,不错,三千公里,够用了。”
就算不够用也没办法。此刻已经是李青松的技术极限,做不到更高了。
完成了进攻激光炮的检验,李青松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防御激光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