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哪个不是门道满满?(第2页)
“嗯……砚行的话,之前的确是有考虑过一阵,但短期内还暂时没有这方面的计划。”小姑娘稍带赧意地咧嘴笑笑,“这两年应该是不打算插手制砚的——过两年还说不定可以尝试。”
“近期嘛……除了制墨,另一个比较被我看好的就是炒茶了——我见咱们歙县和隔壁祁门多有茶山,打算等这边的事差不多安定下来,再去那头看看。”
“——黄山松萝一向声名远扬,不愁卖,想来,我若能顺利盘下一两座茶山,不出半年便应当是能有个还不错的收获。”
“那确实,开茶行,这也的确是个相当不错的生意。”胖墨工认同颔首,他虽不大爱喝茶水,却也清楚外界人对他们徽州松萝茶的评价——什么“气韵凌厉,如松风过涧”(明·冯时可《茶录》)啦,什么形似鹰爪啦……
提起茶、墨、笔、砚,他们老徽州人的腰杆总会不自觉地多挺直一些——这大约就是那些文人墨客们时不常愿意挂在嘴边的,“与有荣焉”。
“不过有一点,姑娘,小人不大明白。”胖墨工稍显费解地抓抓脑后,原本被梳拢整齐的头发顿时被他抓挠出了花,“我记着您是休宁人,而休宁的松萝山,又实打实的是松萝茶的发源地。”
“——您怎么没想过要在自己老家那边盘两座茶山,而跑到我们歙县或是隔壁祁门来了呀?”
——按说,休宁的松萝茶,不才该是“色最正、味最浓”,最能“要得上价”的茶中上品吗?
“喔,那是因为,我觉着制茶这东西跟制墨一样,其方法不可能是一直稳固不变的。”程映雪闻声讪笑,说着不大好意思地抠了脖颈,“我想看能不能跟着炒茶匠人们试着弄出点新的焙茗法子……而且想要盘下松萝山,那又实在是费钱啦!”
“左右‘炒青法’又不是只有松萝山上产出来的茶叶才能用,祁门等地的茶叶质量同样不差,同样可以利用炒青松罗法,制出品质还不错的松萝茶……加上自松罗名扬天下后,松萝山上茶园的价值也跟着水涨船高,这实非我等初入商场的人能盘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