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搬家(第2页)

  做饭,鸡剁成块,加土豆青椒,加上从空间里偷渡了两三根辣椒,炖了。做馒头来不及发面,那就贴饼子,把玉面糁子加水到半湿,掺上一些菜叶子,用手整成型,贴在锅壁上,贴了两圈。由于有油,饼子贴出来焦香焦香的。

  之后又做了蒜泥茄子,豆角炖粉条,地三鲜(离不开的土豆),炒丝瓜,程榛的锅也被征用了,一大锅红薯粥。王建国和郑峰拎着鱼回来了,两条。于是又赶紧炖了个鱼,也算凑了六个菜。又拍了个黄瓜,拌了个西红柿,齐活。

  王建国和郑峰去请大队长和书记会计三队长,张静宁去请知青点的知青,不一会儿,大家就都来了,来就来了吧,大队长带了五只小鸡仔,说,“你们现在也是个知青集体户了,可以养鸡了,只能养五只啊,多了可要割尾巴。”“猪也可以养两只,可以吃肉,还可以积肥,肥料也算公分。你们自己决定养不养。”

  书记拿来了十个鸡蛋,会计则带了两个簸箕一把笤帚“新安个家不容易,想想就知道你们没有,我爸会编,给你们拿两个。”三队长拿了三个高粱杆儿做的盖帘儿,说基本家家会做,也不用买,送他们两个。

  知青点的知青则是带着粮食来的,只说都没多余的,要么是一碗面,一碗糁子,一碗小米,要么是一瓶罐头,几个水果,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存下的。还带来了一小袋瓜子,哦,久违了,我亲爱的瓜子。总之,请这顿饭,程榛诡异的觉得,赚了。

  饭菜分了两桌,男知青坐大桌子陪着大队长他们喝酒;女知青不喝酒,把几个的小桌子拼了,去屋里吃。边吃边聊天,还跟他们分享了一些村里的大事小情,如赶车的四柱是大队长的侄子,大队长的亲兄弟在城里上班儿,两个堂兄弟在村里。

  说有几个婶子特别爱道人家长短,叫什么什么名字……一会儿又讲点笑话嘻嘻哈哈的,说说你的我的的糗事,姜菲菲也不翻白眼了,轻易不笑的唐爱红也漏了笑模样。感觉在那边知青院住了十多天,也没有今天一下子熟悉了的感觉。

  一顿饭吃了半个多小时,收拾完桌子女知青先走了,男桌那边还在喝,就不用管了。唐爱红张静宁程榛几个各自去洗了睡。

  睡,怎么可能睡,到今天,她都十几天没进空间了。当然是插门、熄灯,进空间啊。

  进空间第一件事,洗澡。浴缸开了热水,去地里摘了各种花瓣,舒舒服服的泡了个泡泡浴,出来洗头,感觉搓掉了一斤泥。

  洗完澡换了自己以前睡衣,下楼看了看地上的作物,按照时间,这是又长了一批,去仓库瞧瞧,果然。在仓库里拿了一串葡萄一个芒果,洗了,躺在沙发上悠哉悠哉的玩ipad,看下载的电视剧、综艺,时不时被逗的哈哈大笑,笑着笑着,程榛突然眼里积聚了泪水,泪水大滴大滴往下掉。

  她好想父母,想自己的时代,想过以前的日子,想跟父母腻一腻。想开车去奔驰,想约着姐妹去购物泡吧,打游戏,看电影,吃炸鸡,甚至是上学。可是这些都没有了,她就这样接受了一个奇怪的命运,换到一个奇怪的年代,什么都没有了。

  她嚎啕大哭。

  程榛哭了很久,可等她哭完了。又拿出针线,按照尺寸剪了粗布,絮了棉花缝好,还得一行一行的引线,防止棉花团一起。做好后,拿出来铺在炕上,再重新铺上床单,才又进来空间睡去。

  第二天起床,给小鸡喂了一点粥,拿酒瓶盖给了点水。照例吃了早饭上工。下工回来,两个男知青从山里拖了几根粗一点的树枝,在后院起了一个栅栏,找了几家不用的破席子,在树枝上扎好,就着墙围起来一个四四方方的栅栏。

  在中间靠墙,拿树枝做了个一米高的棚子。还从村里要来一抱麦秸,一部分和着泥,糊在棚子顶上,给窝棚做了个顶子,一部分垫在地上。把小鸡放进去,再给了一点小米粥一点水。

  吃过晚饭开会,议题是“养鸡及是否养猪事宜。”

  鸡已经在了,如何养,都没经验,需要找人请教。猪在哪儿买,多少钱,吃什么,吃多少全是问题。

  所以关于养不养,得先进行调查。

  养鸡怎么养,程榛在村里转了转,看见一个坐在石头上晒太阳的老奶奶,她蹭过去,问:“老奶奶,养鸡怎么样啊?”

  老奶奶说:“小时候给点儿小米,得拿温水泡半个点儿,给点儿菜叶子,就行了,等它们长大啊,就会自己去找吃的了。鸡吃虫子,蚂蚱,蛐蛐……也得吃点小石子。”“啊,那出去会不会丢了呀?”“不是有老话说吗,‘猫记千,狗记万,母鸡只记二里半’,鸡也有记性的,你每天给她点吃的,会回来。”

  “”那猪怎么喂呢?”“喂猪啊,”老奶奶说,“猪好喂啊,什么都吃,割点猪草,掺点麸皮,地瓜也吃,玉米棒子也吃,家里种的菜也吃,不闹毛病就好养,就是吃的多。”“那猪草都是什么草啊?”“灰灰菜,苋菜,蒲公英,马齿苋,苦菜,艾蒿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