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非遗-鼓吹乐、角雕、逛楼、太平鼓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非遗:鼓吹乐、角雕、逛楼与太平鼓的文化脉络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这片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土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地方文化的天空。其中,抚宁鼓吹乐、角雕、逛楼与太平鼓四项非遗项目,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抚宁区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

 一、抚宁鼓吹乐:唢呐声中的历史回响

 抚宁鼓吹乐,又称抚宁吹歌,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民间音乐形式。据《永平府志》记载,早在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抚宁县便已有“吹鼓手捌名”的官方记录,由此推算,抚宁鼓吹乐至少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清代时,抚宁区的“官喇叭”由县城南街公姓世传,后转至西街赵永发,成为当地音乐文化的象征。

 抚宁鼓吹乐以唢呐为主,配以鼓、钹等乐器,其演奏风格粗犷热烈、欢快活泼,广泛应用于婚丧嫁娶、年节喜庆、典礼仪式等场合。其独特之处在于“借字”“双搬家”等创作技法,以及板式、速度、加花减字的变奏方法,这些技艺在中国民间音乐中堪称瑰宝。2006年,抚宁鼓吹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其文化价值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

 在抚宁区,鼓吹乐不仅是民间娱乐的重要形式,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任连义、单洪彬等传承人通过收徒传艺、开设传习所等方式,将这门古老的艺术代代相传。他们的演奏,既保留了传统曲牌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元素,使抚宁鼓吹乐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