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非遗-郭八火烧、二毛烧鸡、高调梆子(第2页)

 二、二毛烧鸡:一锅烧鸡满城香的传奇

 1. 历史渊源与技艺特色

 二毛烧鸡创始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由王德兴在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城内)创立。因王德兴小名“二毛”,且在煮鸡的锅内放有两个石猫,故被乡亲称为“二毛烧鸡”。二毛烧鸡以精选活鸡为原料,用百年老汤配以砂仁、白芷等二十味名贵药材,经武火煮沸、文火慢炖、加汤闷制等多道工序制成。其造型优美、风味独特,透熟离骨、肉嫩且烂,咸香清纯、回味鲜美,被誉为“烧鸡美食中上佳绿色食品”。

 2. 文化传承与品牌价值

 二毛烧鸡不仅是美食,更是大名县的文化符号。其制作技艺历经五代传承,始终保持传统风味。第二代传人王国珍将店铺更名为“珍积成烧鸡”,但“二毛烧鸡”的美名仍广为流传。如今,二毛烧鸡已荣获中华老字号百年品牌称号,载入《辞海》《中国商业百科全书》等典籍,成为冀菜系的代表菜品之一。

 3. 产业升级与市场拓展

 为适应现代市场需求,二毛烧鸡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出了真空包装、礼盒装等产品,方便携带与保存。同时,通过电商平台与线下门店相结合的方式,将这一美食推向全国乃至海外市场。未来,可通过建设烧鸡文化博物馆、开发烧鸡主题旅游等方式,进一步挖掘其文化价值与经济潜力。

 三、高调梆子:慷慨激昂的戏曲瑰宝

 1. 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色

 高调梆子,又名山东梆子,简称“高梆”,是一个历史悠久、比较古老的剧种。它起源于山陕一带的梆子腔,经由河南开封一带传入山东境内,受到山东当地方言的影响,逐渐衍变发展而来。据史料记载,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山东就有当地梆子存在,而且还有山东籍的梆子演员晋京演出。可见高调梆子在清初已相当盛行,至今至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唱腔慷慨激昂、高亢雄健,动作粗犷、架式夸张,舞台上洋溢着雄浑、豪放的阳刚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