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保定市容城县非遗-河西村肖家吹打班、午方村北庄大鼓会(第2页)

 

 传承挑战与创新路径
 

 面对成员老龄化问题,肖家吹打班通过“以艺成班”的灵活组织原则,吸纳周边村庄的年轻乐手加入。00晓税网 追醉芯章踕例如,72岁的肖章如作为老党员,不仅亲自参与演奏,还积极推动吹打班与学校合作,开展“非遗进校园”项目,通过简化版乐器教具,让中小学生体验吹打乐的魅力。同时,吹打班与文旅部门合作,在雄安新区“非遗小镇”项目中设立体验工坊,游客可付费学习简单曲目演奏,并购买吹打乐主题文创产品,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午方村北庄大鼓会:鼓声中的千年记忆
 

 历史渊源:从庙会到非遗的演变
 

 午方村北庄大鼓会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其形成与当地庙会文化密切相关。据《容城县志》记载,午方村因“午方寺”成为周边村落的宗教中心,每年农历三月三的庙会吸引大量信众。大鼓会在此背景下形成,以大鼓、钹等打击乐为主,演奏《争春》《赶子》等曲牌,成为庙会活动的核心表演形式。2017年雄安新区非遗普查中,北庄大鼓会被正式列入传统音乐类名录,其代表性曲目《大扯不断》《小扯不断》以复杂的节奏变化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展现了冀中打击乐的独特魅力。
 

 乐器配置与演奏技法:力量与技巧的融合
 

 北庄大鼓会的乐器配置以大鼓为核心,配以钹、板等打击乐。其演奏技法注重“力道”与“韵味”的结合:
 

 鼓法:鼓师通过“单槌击”“双槌轮”“滚槌”等技法控制节奏,如《五雷阵》中的“急鼓”段落,鼓师需以单槌快速敲击鼓面边缘,模拟雷声轰鸣。
 

 钹法:乐手采用“围脖打”“前后滚翻打”“跟头打”等技巧,增加表演的观赏性。例如,在《万仙灯》中,钹手通过高难度动作与鼓点同步,形成“声舞联动”的视觉效果。
 

 社会功能:从宗教仪式到群众文化
 

 北庄大鼓会不仅是庙会活动的核心,更成为村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中,大鼓会通过巡游表演,为节日增添喜庆氛围。例如,在雄安新区首届非遗展演中,北庄大鼓会的表演以激昂的鼓点和整齐的队形,吸引了数千名观众驻足观看。此外,大鼓会还积极参与“文化下乡”活动,通过免费演出和培训,推动打击乐文化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