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保定市蠡县非遗-李恕谷传说、吾儿头事吹歌、三调弦娃娃腔(第2页)
二、吾儿头事吹歌:佛教音乐与民间艺术的融合
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色
吾儿头事吹歌源于清代蠡县吾儿头村广郁寺的佛教音乐,由住持太然法师传承发展而来。兰兰雯茓 冕肺越独太然法师法号进安,擅长音乐、精通乐器,能演奏百余个曲牌。1912年寺院被毁后,太然法师云游四方,晚年重归故寺,收俗家弟子传授技艺,形成了吾儿头事吹歌班。
吾儿头事吹歌以大管、小管、笙、海笛等管乐器为主,配合鼓、钹、锣等打击乐器,演奏曲牌丰富多样,如《挂金锁》《浪淘沙》《五方佛》等。其音乐风格独特,既有佛教音乐的庄严肃穆,又有民间艺术的活泼欢快,深受群众喜爱。
传承脉络与代表人物
吾儿头事吹歌的传承脉络清晰,历经数代传人不断发展壮大。第三代传人康法僧、康五强等将吹歌技艺进一步光大传扬,韵律独具一格,在衡水、河间、高阳一带有很大名气。1990年,吾儿头事吹歌班代表蠡县参加保定地区民族乐器表演获奖,并在唐山市为省领导演出,获得广泛好评。
当代发展与社会功能
近年来,吾儿头事吹歌班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成为蠡县文化的重要代表。其演奏的曲牌不仅保留了传统佛教音乐的特色,还融入了现代元素,使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吾儿头事吹歌班还通过收徒传艺、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推动吹歌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三、三调弦:民间音乐与情感表达的载体
历史渊源与音乐特点
三调弦是蠡县地区一种独特的民间音乐形式,其历史可追溯至清代。三调弦以弦乐器为主,配合打击乐器,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其曲调优美、节奏明快,既能表达欢快喜悦的情感,又能抒发深沉哀伤的思绪。
演奏形式与代表曲目
三调弦的演奏形式多样,既有独奏、合奏,又有伴奏演唱。其代表曲目如《小二番》《扯不断》等,旋律优美、朗朗上口,深受群众喜爱。这些曲目不仅反映了蠡县地区的风土人情,也传递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代传承与创新发展
近年来,蠡县文广新局通过举办非遗展演、音乐会等活动,推动三调弦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一些年轻的音乐人开始尝试将三调弦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作品。这些创新不仅丰富了三调弦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为其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