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第一眼看的杨艳茹
第690章 张家口市阳原县非遗-独山车车会、竹林寺寺庙音乐、碎皮(第3页)
工艺特征与艺术成就
碎皮加工技艺分为碎皮拼接和穿网编织两大类别。碎皮拼接通过拉伸、切割、缝合等工序将貂皮等碎料拼接成完整皮张,单片成品需处理千块以上碎皮;穿网编织则采用经纬交织技法编织碎皮,形成透气耐磨的网状结构。其核心工序包含产品设计、色彩搭配、裁剪定型、熟制鞣染四大环节,现代延伸出皮画创作、专利产品开发等分支。代表性作品“二龙戏珠”碎皮褥子融合浮雕技法,获得外观设计专利保护。
产业现状与传承挑战
2017年,碎皮加工技艺被列入河北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23年,形成以西城镇、东城镇为核心的产业集群,覆盖30余个专业村,从业人员保持5万人规模,年加工碎皮原料占全国总量90,产品出口至俄罗斯、韩国等20个国家,开发出裘皮服饰、家居用品、工艺美术品三大系列产品线。然而,该技艺也面临着传承危机:动物保护思潮导致原料供给减少,机械化生产冲击手工技艺生存空间。为此,阳原县建立专项保护机制,开展传承人认定、工艺纪录片拍摄等保护措施,推动非遗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
结语
阳原县的独山车车会、竹林寺寺庙音乐与碎皮加工技艺,三项非遗项目如同三棱镜,折射出这片土地的历史深度、艺术高度与生活温度。从车轮上的民俗狂欢,到佛道儒交融的声韵传奇,再到变废为宝的千年绝技,它们共同构建了阳原“非遗之乡”的文化标识。在乡村振兴与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这些非遗项目正以创新姿态走向未来,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阳原非遗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