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联合讨逆(第2页)
同时曹操参战,也象征着袁绍参战,基本上等同于天下各方联军同讨逆术。
这对逆术一方的士气打击是非常强烈的,几乎无法挽回。
就长远政治影响来说,有一种称王者天下共击之的潜在盟约在,等于在践行高祖白马之誓。
而赵基思索的却是贾诩,如果不是贾诩力主提前出兵,那孙策不会这么快响应;孙策的行动也在间接影响曹操、袁绍,间接促成了袁绍的决定。
对袁绍来说,与逆术互为表里潜在联盟,还是举兵声讨征伐逆术,都是一个十分困难的决定。
当参与护国讨袁的势力越来越多,河北内部也有舆论滋生,内外合力,迫使袁绍下定决心。
如果自己始终待在雒阳等候暑气消退,那期间逆术经营、壮大,真有可能会让二袁重新联合。
所以自己的战略眼光虽有,但不够长远,不似贾诩目光毒辣。
先知先觉,自己作弊之下,也就有这样的水准;随着先知先觉的优势越来越小,以后还有不断积累的经验……但整体水平就这样了,很难再有质的的飞跃。
战略眼光这种东西,太吃天赋了,自己真的一般,全靠先知先觉与跨时代教育提高了下限与临时上限。
而这种临时上限,会越来越低,三五年后就没了;只能靠学习后天成长。
与袁绍停战,联军曹操一起讨伐逆术……这多多少少要尊重一下吕布的意见。
但南阳暴雨,吕布出兵势必延迟,吕布就算不满,也不会太过反对。
真到吕布率兵抵达时,吕布、曹操之间想打就打吧,自己可没兴趣劝架,拉个偏架就可以了。
赵基决定独自承受吕布这边的不满,就对杨林说:“联军讨伐逆术,我自是同意的。但当年大将军在河北时多受委屈,大将军部伍与曹建德麾下血仇积累,也非我能调解。若是来日双方交战,也非我能阻挡。”
杨林立刻释然,追问:“那两家委质一事?”
“怎么,右将军还想要我兄弟去河北为质?”
赵基反问,目光不善:“我二兄在陈国,逆术作乱,身受重伤,若非吏士效死,早已殒身陈国。我大兄又要侍奉父母,哪能外出为质?”
“不敢,外臣是指右将军仲子委质一事,大司马可能出具文书,于明年夏季释放?”
杨林不敢落座,就那么站在侧面,静静等候赵基的裁断。
赵基扭头看赵戬:“先生出一份字据,好使他能回复右将军。”
“喏。”
赵戬另取一份帛书,捉笔就在上面书写,忽然停笔,并说:“大司马,仆以为明年更应释放高元才。”
“有道理,高元才先入我军,理应先行释放。”
赵基瞥一眼杨林,又说:“亲子、亲甥皆在我这里,我若先放亲子,高元才与河北豪杰会如何做想?以我晋阳物力,不会短缺右将军亲子衣食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