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我就是甲方单位(第2页)
还有例如潮汐电站,国内相关企业已经建造出了一个相当成熟的产品出来,现在拿出来的这个很自然的将其放大和加深,使原本单层的发电量一下子翻升四倍之多。
甚至有几家单位的汇报压根就不算是汇报,因为他们的产品已经完全符合这个计划的需求,其中就有那款单人硬式潜水服;
上次说过,这玩意雷洪汕看着直眼馋,内部就一个大气压的常规压力就可以让潜水员下潜到三百米的深度,而且其自身的氧气、电池续航能力可以保持潜水员穿着这玩意自行在海底工作两天时间,有这样牛逼的玩意,就无须在海底长时间的给潜水员进行减压加压的过程。
整个与会单位中,只有少数几家单位是重新根据这个项目研究相关的产品和设计,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国内的工业链已经极为成熟!
国内很多人吹捧当年二战时,丑国那恐怖的工业产能与研发速度,例如某些战斗机、轰炸机,从立项设计到第一架样机的问世通常就在一百两百天内完成;
还有那些被军迷们津津乐道一百多艘航空母舰;
虽说这些航母有很大一部分是用货轮改装过来的支援型航母,速度慢,载机量小,但好歹也能造出那么多万吨级的船体来改装啊!当时一万多吨的船已经算是民用级的大船了,丑国甚至快速研究出万吨级的自由轮,一个星期一艘,甚至几天一艘的下水,每个月军舰民船下水吨位达到五十万吨,当时小日子一个月击沉量都只有三十万吨,人家摆着给你小日子打!
累死你这帮小日子人家还能剩二十万吨的余量累积!
能有这么恐怖的研究速度和海量的产能,自然就是当时丑国是世界第一工业巨头带来的底气,以及当时航空和航海研究与制造业带来的底蕴。
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研究领域的发达是基于下游相关制造产业发达才能有足够的土壤孕育,这就像个金字塔一样,底层基础越宽泛越广阔,能累积起来的顶尖也就越高。
现在这场会议所带给雷洪汕的感受就是这样的,国内无数家企业累积出现在与会的顶尖企业,在短短两百多天的时间里,便将雷洪汕提出的这个方案和计划直接折腾出来,虽然现在还没有一块钢板落地,但雷洪汕毫不担心,只要一开动,这个项目所需要的所有产品、设备就会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出来。
雷洪汕脑子还在为这件事带来的冲击而嗡嗡作响时,旁边的肥仔突然不做声色的用胳膊肘捅了捅他,把他的思绪拉回到现场环境中来,只见许院长朗声向众人介绍道:
“我知道大家肯定很好奇,是谁做出了这份天马行空,但却极为富有想象力和实现空间的方案,也很好奇我身边的这两位年轻人是谁,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这份海底井矿开采方案的设计人,亿万幸运海洋矿业公司的雷洪汕先生……”
虽然现场几乎所有人都不认识雷洪汕,但能坐在这里的都是人精,能被这样的大佬拎出来专门做介绍,而且听到是这份海底井矿开发的设计人,所有人都礼节性的鼓掌欢迎。
“现在就请雷洪汕先生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他的设计思路,以及对各单位研究成果的一些看法。”
说罢,许院长挪开话筒向雷洪汕低声说道:
“别慌,大胆的说,就像你在我办公室里和我汇报时那样说就行,有什么问题大胆的问。”
雷洪汕此刻心中正吐槽着呢,什么消息什么风声都没有,一个电话说明天有个会,让他赶紧赶到帝都,就这样把他拉过来后就直接塞到会议中心,什么准备都没有。
不过他也不能责怪许院,本来许院长是想提前通知雷洪汕,但是雷洪汕当时还在白鹞矿场里搞矿呢,而会议的时间已经定下,只能按照计划开启汇报会议,结果没想到雷洪汕在周四晚上居然开着小船溜回来了!接到雷洪汕的电话后,许院便催促立刻、马上赶到帝都。
至于事前没透风雷洪汕没准备……
许院压根就不担心这个。
有些人,天生就是为了大场面而生;许院他认识雷洪汕就是在全球最顶尖的地质交流会上认识的,雷洪汕可是给了她极为深刻的印象;更不用说,这份方案本来就是雷洪汕设计制作的,可以说这个世界上最熟悉这个方案的就是他了,这种人还需要什么准备吗?
果然,在经历过那么多事情后,雷洪汕早就已经逐渐习惯了这样的场面,轻轻吐口气调整自己的呼吸和心态,从许院的秘书手中接过投影仪的遥控器,压低声音追问着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许院,给我交个底,这个方案,上面的意思是批准开发?还是批准测试性的研究?”
“批准开发,而且……尽量要快!”
许院毫不隐瞒的给了雷洪汕一个最想听到的答案,这个答案也让雷洪汕顿时有了底气。
“各位领导,感谢大家的到来……”
雷洪汕用了10分钟,简单讲述了亿幸海洋矿业,和自己当时在海底采金过程中萌生出的想法,由此引伸出自己如何设计和开发浅海地下固体井矿的思路,也就是这份方案的雏形。
介绍完自己的思路、想法的雷洪汕也没客气,直接开始向与会的各单位开始提出自己的问题,现在的他也明白为何会议是这样安排流程了,因为他就是甲方单位!
参加过类似这种会议的都知道,这种会的汇报、服务对象其实就是甲方,所有汇报内容都是围绕着甲方提出来的方案思路来进行,所以所谓的交流,其实就是甲方对下面产品提供方的了解和质询过程。
而且刚才许院也告诉雷洪汕了,上面不仅已经批准了雷洪汕的这个海底井矿的开发计划,同时还提出了一个要求——尽量要快!
那这个还说啥,自己这个甲方的后台就更硬实了!
简单介绍完方案中的思路,雷洪汕转向钢铁集团代表,对方提供的钢材雷洪汕没啥太多的问题,咨询了一下几个细节问题后便转向下一家,也就防腐材料的研究单位,仔细询问了对方提供的这两种材料的产能和成本;对方也毫不隐瞒的道出了目前的产能情况。